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相关记录116条 . 查询时间(2.878 秒)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微藻生物技术团队长期致力于微藻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长期观察研究表明,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纤毛虫(Hemiurosomoida sp.)和金藻(Poterioochromonas sp.)是蛋白核小球藻规模化培养中的关键敌害生物。
近期,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质量安全所张辉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防治禽产气荚膜梭菌新型生物防控技术的研发”在2021年度科技部项目中期评审会中被评为“优秀”,顺利通过中期检查。 此次中期检查评议会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组织,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答辩方式进行。项目负责人张辉研究员就本项目的总体进展、国际合作、已取得的突出进展、一体化推进、人员投入及支撑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并进行了在线...
近日,江苏省林业局组织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植保植检站、南京海关、江苏省林科院有关专家,对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编制的《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论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害虫防控团队绘制了Bt Cry1Ac杀虫蛋白的高抗小菜蛾中MAPK信号途径反式调控多个中肠受体基因和非受体同源基因差异表达的信号网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MAPK信号途径参与害虫抗药性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结果对于指导重大农业害虫对Bt抗性的监测预警以及转Bt基因抗虫作物的抗性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PLoS ...
近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王冬生研究员带领的害虫防治团队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1区top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F 8.071)发表了题为“Toxicity of isoprocarb to earthworms (Eisenia fetida): oxidative stress, neurotoxicity, biochemical responses...
2021年8月16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生物危害因子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绩效评价会在京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中国林科院院科技处和森环森保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2021年8月16日,由森环森保所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生物危害因子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绩效评价会在京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国家林草局科技司、中国林科院院科技处和森环森保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2021年7月17日-7月21日,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主办的“食葵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暨国家特油产业技术体系交流会”在新疆北屯市召开,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黑龙江省等食葵主产区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共计7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向日葵向日葵有害生物防控团队云晓鹏研究员和苏雅杰助理研究员参加了会议。同时,在北屯、乌鲁木齐和昌吉采集了向日葵田蓟马样本,为可以后续在向日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廖宝文研究员、辛琨教授等人撰写的专著《红树林团水虱危害与防控技术》,日前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主要汇集了作者近年来承担的科技部林业行业公益专项“红树林急速退化死亡成因及恢复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东寨港主要红树林群落急速退化机制研究”和“团水虱灾害驱动的海南东寨港红树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等项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021年7月14日上午,广西科技情报学会组织专家,在广西农科院明阳双季葡萄示范园对葡萄所承担的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8294003)《一年两收葡萄白粉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现场查定。专家组成员由广西大学唐志鹏教授等3名专家组成。葡萄所所长谢太理、项目主持人周思泓博士及相关科技人员参加了此次查定。
2021年7月13日,我院植保土肥所万鹏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赴华中农业大学参加湖北省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交流会并做了题为“湖北省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与纺织技术集成示范”的交流报告。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华中农业大学和植保土肥所等单位的农业害虫防治相关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2021年7月2日-12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徐利敏研究员带领团队部分成员贾瑞芳、张善尹会同乌兰察布市植保植检站张翔宇站长一行5人、乌兰察布市土肥站梁宏副站长赴乌兰察布市6个旗县进行2021年自治区财政支持农牧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实施和现场技术培训。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吴益东教授团队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上发表题为“Genome mapping coupled with CRISPR gene editing reveals a P450 gene confers avermectin resistance in the beet armyworm”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构建了首个高质量染色体水平的甜菜夜蛾参考基因组,通过...
2021年6月24日,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在杭州对亚林所主持完成的“竹林金针虫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与示范”成果进行会议评价。会议由中国林学会学术部主任曾祥谓主持,亚林所副所长吴统贵、项目组成员和科技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评价委员会由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水稻所、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林学会、杭州市林科院的专家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院士担任主任委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首次揭示水稻施硅降低白背飞虱的寄主喜好性,同时降低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的接毒率和获毒率,从而降低白背飞虱对SRBSDV的传播。相关研究结果在国际期刊《害虫治理科学》上发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