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学基础学科 >>> 水产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产生物学相关记录152条 . 查询时间(1.89 秒)
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张旭志副研究员等发明的“环介岛等温基因扩增结果分析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010579195.1。
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山东华辰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和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海洋微生物酯酶及生物催化产品”(2010ZHZX1A0801)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育种学科领域首席科学家、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王清印研究员等编著的《水产生物育种理论与实践》一书,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温度是决定鱼类生长、发育、摄食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关键生态因子。环境温度对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组装、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膜的流动性和透过性等都有重要影响,即使是小幅度的温度波动也会对细胞的平衡状态和生理功能造成影响。鱼类经常会遇到由水流、阳光照射、季节变化和温跃层变动等造成的水温变化。为了抵抗环境温度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鱼类进化形成了有效的温度刺激适应机制。
该发明涉及一种池塘精养系统水质的微生物净化设施和方法,利用曝气和非曝气生物滤池、微生物制剂(EM菌)、土著菌及多种滤料,设计了一个包括两个生物滤池的净化设施和运行净化技术,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完全分解、转化。
星云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属富营养化湖泊,其分布有很多云南特有的鲤科物种。其中大头鲤Cyprinus pellegrini由于其特有性及珍贵性,已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近年来,星云湖外来物种入侵较为严重,了解目前星云湖土著鲤鱼种群构成和生存状态,可对星云湖土著鲤鱼种群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009年4月18日,由陈素文副研究员主持承担的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鹿角海萝育苗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7TS01)了专家的结题验收。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桂建芳等完成的鱼类低氧反应基因研究成果被“自然·中国”列为研究亮点。低氧是生物生存的重要环境压力。对于人类和其他陆生脊椎动物而言,低氧压力可以导致很多代谢方面的改变以达到快速适应的目的。然而在水里,氧气溶解度相对较低且没有良好的扩散,所以许多鱼类不得不在行为、生理、生化、分子等方面发展良好的适应机制以应付水环境不断发生的低氧危机...
近日,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研究员主持的鱼类发育遗传学学科组和张奇亚研究员主持的水生病毒学学科组通过交叉合作,深入到鱼类先天性免疫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两项重要进展。 第一项进展主要是由博士研究生梅洁等完成,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林硕教授提供了斑马鱼突变体,为合作者之一。该研究是在实验室前期从鲫鱼中鉴定出一个与补体C1q类似的C1q-like基因并发现它可能与免疫和细胞...
我国首次夏鲆引种驯养成功          2008/1/17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鱼类增养殖课题组承担的夏鲆引种项目,日前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中期检查,标志着我国首次夏鲆引种驯养成功。该项目是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获得了青岛市科技局的经费支持,是在农业部首次登记的夏鲆引种驯养成功项目。 夏鲆(学名:Paralichthys dentatus;英文名:Summer flounder)又称大西洋牙鲆、巨齿牙鲆、犬齿牙鲆,是大西洋重要经济鱼种之一,在...
7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军研究员承担的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夏鲆与牙鲆杂交育苗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并主持的中期验收。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进展情况汇报,并对所培育的杂交鱼苗进行了现场测量和计数,经过答疑和讨论,验收组专家一致认为:课题组应用夏鲆和牙鲆作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精,获得杂交受精卵和发育及生长正常的杂交后代;夏鲆(♂)与牙鲆(♀)杂交获得发育及生长正...
夏鲆引种驯养首获成功          2008/1/17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鱼类增养殖课题组承担的夏鲆引种项目,日前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中期检查,标志着我国首次夏鲆引种驯养成功。该项目是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获得了青岛市科技局的经费支持,是在农业部首次登记的夏鲆引种驯养成功项目。 夏鲆(学名:Paralichthys dentatus;英文名:Summer flounder)又称大西洋牙鲆、巨齿牙鲆、犬齿牙鲆,是大西洋重要经济鱼种之一,在美国...
由海洋研究所承担的“菲律宾蛤仔苗种规模培育及清洁生产技术”课题,2002年7月31日在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主持进行了阶段验收。 菲律宾蛤仔是我国沿海滩涂重要的经济贝类,但菲律宾蛤仔的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苗种来源主要以自然采捕的野生苗和南方采用土池半人工采苗为主,苗种的供应量远不能满足产业需求,制约了蛤仔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 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重要海水养殖生物新品种与...
8月27日,在辽宁省东港市黄土坎农场工厂化养殖场,由丹东市科学技术局主持,丹东市海洋与渔业局、东港市科学技术局、东港市财政局、东港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领导和专家对由东港市滩涂贝类管理站承担的东港市2002年重点科技项目“菲律宾蛤仔工厂化育苗及健康养殖示范”项目进行了阶段性现场验收。验收小组审核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并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如下: 一、该项目工厂化育苗室内幼体培育和中间培养阶段的进展顺利。...
辽宁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文蛤(滩涂贝类)人工育苗技术开发”成功解决了菲律宾蛤仔大规模人工育苗、室内外中间培育和越冬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集成建立了一套国内领先、实用的菲律宾蛤仔苗种培育及越冬技术工艺流程。该创新成果技术工艺先进、实用性和可生产性强,成本低、效益高,具有显著的示范意义和良好的产业化前景,这是该课题在2000年取得的文蛤育苗及越冬技术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2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