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地方病学 >>>
搜索结果: 16-22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方病学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2.086 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地方病学名词》,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公示1年,已于2016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地方病学名词》编写工作启动于2008年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方病学分会受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委员会的委托,成立了地方病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分委会主任由地方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孙殿军研究员担任,委员会由44人组成,汇集了全国从事地方病科研与防治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疾病分类是病案管理中的重要一环,ICD-10是一种多轴心的分类法,编码人员必须掌握较全面的医学知识,了解每个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部位才能正确编码,尤其是以人名、地名命名疾病的编码更感困难,《以人名、地名命名的疾病名称智能》的问世,为编码者解决了以人名、地名命名的疾病编码困难,被病案管理人员称为:“一部帮助解决以人名、地名命名疾病编码的活字典”。
日前,卫生部疾控局表彰了在全国地方病监测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我校卫生部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学院地方病研究所所长王治伦教授获“全国地方病重点监测荣誉个人”称号,受到表彰。
科技部2007年3月7日报道,大骨节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地方病,四川省阿坝州则是大骨节病的高发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2006年批示将阿坝州列为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的试点地区。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科技部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将“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研究”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并协同四川省科技厅编制完成了《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
科学时报2005年6月17日报道 13亿中国人竟有7.2亿生活在缺碘地区,这着实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日前在京公布这一数据,同时表示,由于受私盐、非碘盐的影响,加碘盐市场受到很大冲击,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非碘盐比例已经达到20%以上。
新华网太原2004年11月30日电 日前在太原召开的减轻砷中毒危害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副司长肖东楼指出,我国已成为受地砷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过多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着色、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以预防疟疾的疫苗。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11月8日联合发布的一项科研成果有望改变这一现状。这一科研成果表明,我国已经发现了“传播阻断候选疟疾抗原”,我国对疟疾抗原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