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药物化学相关记录652条 . 查询时间(1.823 秒)
2021年2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研究员和臧奕研究员共同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Report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MPK-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n 53BP1 Promotes c-NHEJ”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首次深入阐明了AMPK促进DNA双链损伤修复的作用方式以及具体机制,发现了AMPK通过对新底物53BP1的磷酸化修饰促进c-NHEJ修复,...
2021年2月11日,上海药物所徐华强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于国际顶级期刊Cell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human D1 and D2 dopamine receptor signaling complexes的研究论文1,文章解析了在包括抗帕金森氏病药物溴隐亭(bromocriptine)以及阿扑吗啡(apomorphine)在内的多...
联芳基旋阻异构(atropisomerism)是众多旋阻异构现象中最普遍的一种。一般认为当旋阻能垒ΔG≥30 Kcal/mol且两个芳基具有非对称结构时,它就具有稳定的轴手性。ΔG越大,轴手性越稳定;而20 < ΔG < 30 Kcal/mol这类具有不稳定轴手性的分子在合成中应当避免,特别是在药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中;ΔG < 20 Kcal/mol可以认为没有旋阻异构。具有稳定轴手性的联芳基结构...
近日,药学院陈海霞教授课题组在前期大量活性肽研究的基础上,在国际食品领域知名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在线发表题为《The structure-mechanism relationship and mode of action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 review》的综述论文(https://doi.org/1...
肿瘤药敏性检测方法学是抗癌药物评价和筛选的前提,也是临床化疗方案设计的基础。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开发了基于拉曼组的肿瘤单细胞药敏检测新方法D2O-CANST-R,具有快速、低成本、单细胞器精度、识别耐药细胞、体现抗癌机制、可对接单细胞分选和测序等特色,为癌细胞-药物互作研究、抗癌药物筛选等提供了新手段。该工作于北京时间1月13日发表于《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与合作者直接利用太阳光作为驱动力,设计并开发出一种可高效降解水体抗生素的光催化剂“解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与合作者直接利用太阳光作为驱动力,设计并开发出一种可高效降解水体抗生素的光催化剂“解药”。
近日,中南大学与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就Ⅰ类“抗肺动脉高压创新药物LXH-1211”研发项目开展成果转让合作。2020年12月21日,签约仪式在山东“新华制药”举行。中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陶立坚,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副院长李乾斌,新华制药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张代铭,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杜德平,副总经理郑忠辉、魏长生等出席签约仪式。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滥用抗生素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了大量的抗药菌,这些抗药菌的出现会使我们现有的抗生素效果变差甚至变得无效,从而给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北京时间12月11日,《美国化学会志》(JACS)在线发表了题为“Platform to discover protease-activated antibiotics and application to siderop...
被业界誉为“引领中国医药行业发展风向标”之称的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于12月8日至11日在广州召开。由《医药经济报》主办的“十三五中国医药产业成果巡礼”系列活动如约而至,上海和黄药业旗下独家产品麝香保心丸凭借在科技创新、临床疗效、市场份额及行业影响力四个维度上的突出表现,在全国同行业中独颖而出,成功获选“十三五中国医药科技标志性成果”。这也是上海唯一一家企业喜获殊荣。
2020年12月3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药学院肖玉玲副教授最新研究成果,在近红外二区线粒体靶向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江南大学药学院陈敬华教授团队在生物制造融合蛋白构建智能化递药系统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Bioengineered Human Serum Albumin Fusion Protein as Target/Enzyme/pH Three-Stage Propulsive Drug Vehicle for Tumor Therapy”为题在《ACS Nano》上在线发表(https...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在治疗溃疡慢性感染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上海药物所郭跃伟研究员团队长期与德、法、意、西学者合作,在中国南海无脊椎动物化学、化学生态学及生物活性/成药性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继前日刚与德国波恩大学Dickschat课题组合作在天然产物领域权威综述性期刊Natural Product Reports特邀综述文章(Nat. Prod. Rep. 2020, 37, 1363),最近双方又联合在国际化学领域著名期刊Angewandte C...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在治疗慢性溃疡感染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慢性溃疡感染的根除十分困难,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与之相关的生物被膜感染,治疗费昂贵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另外,慢性溃疡中持续的炎症反应阻碍了溃疡的有效愈合。因此,如何发展兼具抗感染及免疫调节的抗菌药物成为全球抗感染研究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
近日,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纳米酶医学研究中心阎锡蕴院士团队在Nano Today杂志在线发表了铁蛋白新型药物载体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文揭示了铁蛋白药物载体表面存在药物通道,为铁蛋白药物临床转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