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效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药效学相关记录149条 . 查询时间(2.418 秒)
近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高飞主任医师团队,与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生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在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引导纳米药物治疗结肠癌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Programmed Size-Changeable Nanotheranostic Agents for Enhanced Imaging-Guided Chemo/Photodyna...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肖海华研究员课题组自2017年底建组以来,围绕高分子铂类药物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设计合成了肿瘤微环境响应性高分子载体,并利用这些载体包载四价铂形成高分子四价铂纳米药物,通过四价化和高分子包载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增加了药物的细胞摄取;提出了高分子/药物协同增效机制,解除了细胞毒化机制;开发了高分子载药体系来干扰耐药基因、抑制耐药蛋白、增加链间交联,阻断了 D...
2021年8月2日,中国原研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药物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迎来新进展,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别随机入组一位受试者,完成该项目大中华区首例患者给药。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病例涉及多个省份,防控形势严峻。8月1日,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与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共同携手,针对近期病例特点,坚持三因制宜、辨证施治的中医理念,制定了《中医药预防外感疫病(呼吸道传染病)指南》(夏季版)(以下简称“指南”),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的独特优势。
近日,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主任医师鹿振辉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阐明中药复方治疗过敏性哮喘作用机制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发现加味玉屏风散可减轻过敏性哮喘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介导的气道炎症。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JCR分区 Q1)上发表。研究工作得到了复旦大学免疫系教授何睿、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葛广波的技术指导和...
2021年7月13日,发表在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旗下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单剂量的“卫星—V”疫苗就能引发针对新冠病毒的显著抗体反应。
近数十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HPC)的不断发展,摩尔定律依然有效,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也随之快速发展。HPC 在药物设计领域有多种关键应用,如药物-靶标结合强度预测(药效预测)、虚拟筛选、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蛋白质折叠等,这些应用明显加速了药物发现。
“我国心衰的患病率达1.3%,约有1370万名心衰患者,是全球心衰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心衰的规范治疗和创新药物的合理应用关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整体防治工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和北京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杰孚教授在我国首个《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共晶物药学特性专家共识》发布会上强调:“药物治疗是心衰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在控制心衰的同时,还需要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利用独特的共晶结构优势来满足这些需...
疾病修正治疗(DMT)是国内外指南及共识推荐的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标准治疗药物,坚持长期规范治疗能有效减少复发,延缓残疾进展。然而,DMT药物在我国的使用率仅为10%,欧美国家达到86%。
“调研结果显示,有67%的患者在卵巢癌复发以后,希望寻求疗效和安全性更好的方案,而不愿再次化疗。”4月10日,在《中国卵巢癌靶向去化疗临床现状与认知调研》专家峰会暨蓝皮书巡讲启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妇科副主任医师温灏分享了该调研主要结果,他说,患者也表示在化疗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胃肠道不良反应、脱发及血象异常等而感到非常痛苦,在继续治疗和减少化疗痛苦之间艰难选择。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刘青松研究员、刘静研究员团队在纳米递药系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发一种新型的纳米递药系统,为药物穿上“纳米战衣”,有助提升药效。当前,新药研发的成药性面临巨大挑战,统计显示90%的候选药存在水溶性问题,从而引发口服吸收差、疗效不佳等成药性问题,也导致注射给药面临巨大挑战,严重限制了候选药物的临床转化。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痹病学科带头人刘健教授是安徽省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中医药的领军人才,是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负责人,从业三十载,善于汲取新安医家治痹学术经验,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痹病,学验颇丰,形成了从脾治痹的学术思想。本文通过研究刘健教授近10年来诊治RA患者的住院病历,揭示刘健从脾论...
2-21年2月6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山西高等创新研究院获悉,该院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高福及中国疾控中心谭文杰等开发的mRNA疫苗,一剂即可有效保护。无需采用现在的两剂注射接种方案。这一成果刊登在2021年 2月3日的Nature 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题为:A single-dose mRNA vaccine provides a long-term prot...
解放军总医院曾强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李永哲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许洋、黄钢教授一直密切关注新冠肺炎最新靶向治疗的方向,特别是鸡尾酒抗体疗法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靶向治疗。
2020年12月19日,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陈翔教授/印明柱教授与宁波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湖南恒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溴化结构域(BET)蛋白抑制剂NHWD-870临床I期试验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湘雅医院担任组长单位,陈翔教授作为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