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1.659 秒)
2021年12月6日,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刘东生地球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了“第七届刘东生奖获奖人名单”。版纳植物园苏涛研究员荣获“刘东生杰出青年奖”。刘东生杰出青年奖是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为纪念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于2009年设立的地球科学领域专业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由刘东生地球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投票评选产生。该奖项旨在激励第四纪或新生代古生物、青藏高原、环境地...
2006年11月9日,《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指出,中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正在与经济的增长脱钩,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已有环境努力的有效性和效率还不够高,其根源在于目前的体制缺陷和环境政策的实施问题。
中国环境NGO在线名录建立     NGO  在线名录  福特基金会       2006/10/18
中国环境报2006年10月18日讯 中国环境民间组织(以下简称NGO)在线名录(GreenNGODirectory)日前在京建立。该项目是由中国发展简报主办,由福特基金会支持,并由部分中国环境NGO代表组成编辑咨询组作为此项目的顾问。
为了充分发挥专家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组织实施中的作用,科技部决定在863计划各领域中成立领域专家组,各领域专家组的成员从全国选聘。华东理工大学有两位专家入选,于建国教授被选聘为“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张元兴教授被选聘为“海洋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本次在十个领域中从全国共选聘了146名专家。
2006年9月16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与中国产经新闻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绿色中国”论坛在北京举办。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发表主题演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朱坦教授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了《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生态化》的演讲。
在2006年8月18日召开的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获2005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2005年度共有27个项目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综合部主持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研究”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新华社2006年8月16日电 日前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十一五”期间(2006~2010)国家环保总局计划制修订1378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比“十五”期间(2001~2005)制修订的321项增加3倍多。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发布的《“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规划》,新制修订的环保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7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21项,国家环境标准样品109项,其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从2006年9月1日起,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将依照三项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验收。这是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发布生态工业园区标准。据了解,2001年8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由国家环保总局授牌建设。之后,辽宁、江苏、山东、天津、新疆、内蒙古、浙江、广东等省市自治区分别开展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试点不仅覆盖制糖、造纸、化工、水泥、冶金等传统行业,也有电子、...
2006年8月9日,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在北京组织召开并通过了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的专家论证。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循环经济优化集成、产品生态设计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与示范工程、固体废物再生材料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工程示范、典型区域循环经济构建技术与示范研究等四个方面。该项目共投资8亿元,其中国家投入1.2亿元,分12个课题。课题主要以招标...
经部领导批准,社会发展司马燕合司长于2006年7月25日在法国驻华大使官邸,同法国驻华大使高毅(Guelluy)先生和法国开发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欧阳励文(OliverRichard)先生一起签署了中法清洁发展机制(CDM)能力建设项目协议。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高广生先生出席了签字仪式。
2006年7月6日,国家环保总局委托我院编制的《国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发改投资[2006]1333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别配备水、气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车及相应仪器设备各一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配备必要监测仪器设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等五单位分别配置应急监测车及相应监测仪器设备...
2006年7月31日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国家环保总局全面启动组建11个地方派出执法监督机构,并公开选拔15名副司级领导干部。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1个地方派出执法监督机构除了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5大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之外,还包括上海、广东、四川、北方、东北、西北6个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2006年7月24日,我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白蚁防治氯丹灭蚁灵替代示范项目在江苏省南京市正式启动,是继中国多氯联苯管理与处置示范项目之后第二个履约示范项目。据悉,这一示范项目2005年6月获全球环境基金正式批准;2006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财政部、建设部和江苏省代表与世界银行在北京完成了此项目的赠款谈判;2006年7月,签署了示范项目赠款协议。
2006年7月14日,由楚雄州环境保护局组织,在楚召开《楚雄州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评审会议。省环保局、省环科院、州规划局、州经贸委、州水利局、州农业局、州环科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应邀参加了评审会,省环保局和州政府领导、州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到会指导评审工作。到会专家和领导审阅了规划文本和有关附件材料,听取了编制小组对编制情况和规划主要内容汇报,并进行了认真讨论评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