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纺织科学技术 >>> 纺织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纺织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纺织化学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4.054 秒)
玻尿酸,学名“透明质酸”,是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Karl Meyer和John Palmer从牛眼玻璃体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多糖物质,其质地黏稠透明,像玻璃一样,因此命名为“Hyaluronic Acid”,简称“HA”。工业生产中所用HA多为其钠盐形式,即透明质酸钠,医药领域中也称其为“玻璃酸钠”。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穿戴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其快速发展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垃圾。目前,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等一些可降解聚合物被引入到电子器件中,但普遍存在高模量、低弹性的缺点,一些可降解的热固性弹性体难以加工和回收,因此,开发弹性强、模量合适、加工性能好、可循环、可降解的新型电子材料成为重要课题。
新冠疫情之下,安全健康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纺织品作为与人类接触最多的材料之一,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成为细菌和病毒传播的介质,因此其抗菌抗病毒性能备受消费者关注。然而,天然纤维纺织面料的高效且长效抗菌抗病毒一直是业界难题。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抗菌整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纤维材料表面加工处理来实现,很难实现抗菌功能长效性,在耐洗牢度上也存在不足。
生活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虽然被我们统称为塑料,但不同应用场景的塑料制品无论是分子构成还是聚合度,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为了赋予塑料很多特殊的性能,比如高强力、防水、耐高温等,塑料制品常常采用不同聚合物的组合。但这却在无形中造成了塑料回收再利用的难度,比如,作为塑料品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层塑料就是如此。
我国污水排放的环保执法力度已经从大型污染排放企业逐步涉及到食品加工和餐饮企业,油水分离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从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制出发,通过吸附或分离的方式消除油水污染也逐渐成为热点。
纺织生物化学传感器有一个活性面,它在分子水平上与样品反应或相互作用,例如通过使用固定受体选择性地结合特定的目标物种,换能器将信号转换成电学或光学响应,产生可观察和定量的信号。
基于纺织品的医用传感器系统是由纺织品制成的柔性传感器,能够感测和记录对象的生理信号而无需与对象进行任何形式的主动交互,在面临许多健康方面的挑战时有可能提供个性化的医疗解决方案,也为传统纺织品带来了创新的高科技应用和新的细分市场。利用纺织材料可以开发用于多种信号监测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用于生物物理信号监测的传感器主要有电生理信号传感器、力学纺织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随着“十四五”的到来,“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对各行业发展的核心要求。随着纺织行业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依赖简单技术、量大、低值产品的盈利模式已不复存在,迫切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为了探寻适应当前行业经济形势下的应对策略,精准分析消费需求,提升企业在细分市场的产品竞争能力,促进毛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毛纺织专业委员会、《毛纺科技》杂志社承办,江...
柯桥自有许多荣誉。今年5月,柯桥成为继加拿大里士满市之后的全球第二座“世界休闲城市”,这也是中国第一座获此殊荣的城市。10月份,2019柯桥区第三届运动休闲时尚周的举办,也体现休闲时尚产业已经成为柯桥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
2019年12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名单的通告》(工信部科函〔2019〕401号),共遴选出103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予以公布。其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发布的《纺织用植物染料 靛蓝》(T/CTES1007-2018)和《纺织用酶 α-淀粉酶》(T/CTES1014-2019)2项标准入选该示范项目。
2019年11月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组织专家在西安对西安工程大学承担的“纺织之光”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副主任张慧琴,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陈思奇出席会议。根据项目专业领域,验收委员会分为两个专家组分别对四个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四个项目均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内容要求,同意通过结题验收。
近年来,纺织行业面临多方面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消费端升级要求供给侧生产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要求更高质量的产品、快速反应的柔性生产链,更高效率的生产协同和管理,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国家和地方环保政策不断收紧,加之近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众多纺织企业成本大幅上涨,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化学纤维工程技术和管理专家,中国化纤工程技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院长季国标,于2019年9月5日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7岁。季国标,1932年3月出生于江苏无锡,195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后去德国、英国学习化纤技术。曾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等职,是我国化纤工程技术、生产运行和工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奠基者、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之一。
近日,我校纺织服装学院付少海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目为“Responsive Liquid-Crystal-Clad Fibers for Advanced Textiles and Wearable Sensors”的学术论文(Advanced Materials,2019,21.95)。论文将纤维通过液晶微胶囊分散体、聚合物溶液制备了对外界刺激具有响应...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