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种质资源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种质资源学相关记录645条 . 查询时间(8.857 秒)
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界的癌症”,这种由‌亚洲韧皮杆菌‌引发的毁灭性病害,已肆虐全球近50个国家,导致柑橘产业年均损失超百亿美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叶健团队成功解析柑橘抗黄龙病核心分子机制,并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该病害的小肽。这项研究不仅破解了困扰国际农业界缺乏柑橘黄龙病抗性基因的科学难题,也为全球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近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40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公告》(甘农公告〔2025〕第3号,其中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梁52号、中梁53号、天选83号3个冬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
2025年3月13日,甘肃省粮食油料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评审会议,对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制定的《马铃薯品种 天薯14号》和《马铃薯品种 天薯15号》2项甘肃省地方标准进行评审。
2025年3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构建了谷子模式品种Ci846的基因组饱和突变体库及定向突变筛选网络数据库,为谷子功能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高效研究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2025年2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在新疆昌吉举行中棉所1813转化签约仪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党委书记高雷出席并主持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高产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棉所1813主要育种完成人邢朝柱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中棉所1813品种选育背景、特征特性、栽培管理措施和应用前景,系统总结了2024年中棉所1813在疆试验示范情况,...
近日,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团队成功创制出特早熟早稻新种质,该种质的生育期相比现有早稻品种缩短约5天。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中国科技期刊《作物杂志》。
辅酶Q10与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脏健康息息相关,它是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也是脂溶性抗氧化剂。不同物种合成的辅酶Q侧链长度不同,人体自身合成辅酶Q10,侧链由10个异戊二烯单元(C50)组成,而水稻等谷物以及一些蔬菜和水果,主要合成辅酶Q9,侧链含有9个异戊二烯单元(C45)。创制辅酶Q10作物,提高植物食品中辅酶Q10的含量,是一种性价比高且环境友好的营养强化新方法,意义重大。
近期,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选育的油菜品种“邡油777”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的审查,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2025年1月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粮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和“黄淮夏大豆优质高产耐密新种质创制与应用”项目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召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处长王文月,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叶玉江,万建民院士、钱前院士,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李新海,作科所所长周文彬以及来自18家单位的项目咨询专家以及项目组...
2025年1月6日至7日,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李峻志研究员应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邀请赴延安开展学术交流,省微生物所霍文严、贺雪莲、刘愚等一同前往。延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向前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国梁教授、学科带头人白占涛教授等师生参加了交流活动。
2024年12月25日,闵行区水稻主导品种推介目录公布,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和上海市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节水抗旱稻品种“沪旱61”入选。
经济林学科团队又突破油茶远缘杂交技术难题,培育出以“德油2号”为代表的系列油茶良种,单项转化达2700万元,其中“德油2号”亩产茶油150斤以上……2024年12月31日,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在长沙市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持完成的“油茶高产品种创制及花果调控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进行评价。
2024年12月20日,2024湖北农博会发布湖北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三新”科技成果,油料所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大豆新品种“中豆63”入选农业新品种,油菜甲基硒生物合成技术、花生大豆提质固氮耦合绿色增产技术入选农业新技术,转基因品种快速检测装备入选农业新装备。
2024年5月30日下午,农学院隆平创新论坛——青年论坛第8讲在12教617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罗梓楠教授与邢虎成副教授主讲,学院副院长钱论文主持,学院近百名师生参加。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公布了2024年度院级科普奖项名单。本年度,来自院机关各部门、院属各单位共33家单位申报了院级科普奖,共评选出优秀科普人物(团队)12名、优秀科普图书9本、优秀科普视频9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囊括3项奖项,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科普团队获年度优秀科普人物,李少昆研究员等创作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系列图书图册》获年度优秀科普图书,刘录祥研究员录制的《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