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相关记录211条 . 查询时间(2.074 秒)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西北地区融雪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获新进展(图)
灾害 风险 评估
2025/4/17
融雪洪水是冰冻圈灾害主要灾种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我国西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导致融雪洪水事件显著增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亟需加强融雪洪水的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西北研究院退役风机叶片循环利用制作固沙障研究取得进展(图)
循环 灾害 合成
2025/4/17
风沙灾害严重威胁荒漠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和基础设施,机械沙障等防沙措施能有效防治沙害,但传统材料(秸秆、芦苇、人工合成材料等)存在易老化、寿命短、原材料紧缺、强度不足等问题,亟需研发适应恶劣环境的新型防沙材料。同时,我国西部荒漠地区风能产业正在快速发展,风电机组的设计寿命一般为20年至25年。近年来,早期安装的风电机组将迎来大量退役,而风电场往往与需要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地区接近或重合,这种地理重叠...

大城市通常依河而建,其浅层往往覆盖着较厚的松散沉积层。目前研究表明松散的浅层沉积物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从而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更严重的破坏。获取精确的沉积层厚度可以为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城市防震减灾提供重要参考。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对东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记录和现代地震活动都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着潜在的地震风险,而该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覆盖着较厚的松散沉积...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监测预警研究获进展(图)
灾害 监测
2025/2/18
复杂山区泥石流的突发性和夜发性使得灾害预警工作面临挑战。与雨量计、泥位计、断线、视频等传统监测技术相比,基于多普勒原理的微波雷达能够摆脱对可见光的依赖,增加探测距离。这一技术可满足全天候全天时的监测需求,但实践表明流域内的风吹草动、落石、涨水等环境变化会导致雷达对泥石流的误报。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在山地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灾害 监测 模型
2025/2/20
复杂山区泥石流的突发性和夜发性使得灾害预警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相比雨量计、泥位计、断线、视频等传统监测技术,基于多普勒原理的微波雷达能有效摆脱对可见光的依赖,增加探测距离,虽可满足全天候全天时的监测需求,但实践表明流域内的风吹草动、落石、涨水等环境变化会导致雷达对泥石流的误报。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核心区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是“三北”工程攻坚战和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主战场。作为中国最强烈的风沙活动线和最严重的风沙灾害区,该地风蚀起尘、起沙问题对中国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具有深远影响。然而,针对该区域风蚀和起尘的定量研究相对匮乏。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何林强等-JC: 中上新世东亚夏季风季节演变提前(图)
何林强 分离 大气 灾害
2025/1/9
在当前气候状态下,东亚夏季风季节演变(即“东亚夏季风北跳”)是指东亚季风气候自南向北延伸至40ºN附近的关键过程,表现为季风环流和雨带从初夏(我国南方-日本南部)至盛夏(我国北方-朝鲜半岛)逐渐北移。季风北移时间发生变化,能够导致东亚地区降水异常,进而造成干旱或洪涝灾害。例如,2020年因为梅雨季偏长引发了破纪录的“暴力梅”事件。气候增暖如何影响东亚夏季风的季节演变是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
齐鲁石化 多措并举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
齐鲁石化 防火墙 消防安全
2024/12/6
2024年11月14日,齐鲁石化组织消防队员到公司机关、热电厂食堂、二化厂门口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宣传,向员工发放消防宣传材料,传播应急知识,开展消防安全趣味小问答,鼓励员工做好消防宣传“中转”工作,收到“宣传一人、带动一家、辐射社会”的宣传效果。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保学院焦菊英研究员团队在黄土高原暴雨土壤侵蚀致灾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焦菊英 土壤 塑料 灾害
2024/12/14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黄土高原极端暴雨土壤侵蚀致灾及蓄排协调防控机制(U2243213)”的资助下,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焦菊英研究员团队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广泛的实地调查,得到115个小流域宝贵的暴雨洪水侵蚀数据(图1),并初步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研究了暴雨条件下流域内的土壤侵蚀特征、侵蚀特殊现象“土球”的来源和分布,以及典型农业流域中微塑料分布...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在山东半岛海洋动力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灾害 评估 耦合 数值
2024/9/13
2024年8月29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一筠、胡珀研究团队在山东半岛风暴潮、巨浪等海洋动力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Sea Research。台风和温带气旋在山东半岛区域频繁发生,易在近海引发风暴潮、巨浪等海洋动力过程。根据过去十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统计,平均每年有6.3次风暴潮过程和17.4次灾害性海浪过程在山东半岛近海发生,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长庆油田施救加自救跑出抢险加速度(图)
长庆油田 中国石油 电力
2024/8/2
2024年7月中旬以来,陕西东南部和西部突发暴雨,引发地质灾害,形势严峻。宝鸡市部分区域出现内涝,造成电力、通信中断,桥梁道路受损,给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阿克纠宾公司全力应对严重洪涝灾害
中国石油 洪涝灾害 应急响应
2024/4/17
2024年4月12日,记者从阿克纠宾公司获悉,公司受洪灾影响的肯基亚克油田目前已经累计复产油井163口,帮助转移当地社区民众近200人次,抗洪救灾工作得到哈国总理的高度肯定。
天然气销售公司“五大行动”护航城燃安全
天然气 五大行动 中国石油
2024/4/11
2024年4月3日记者获悉,为切实做好城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天然气销售公司制定发布《天然气销售公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五大行动”共计25项任务进行部署安排,明确责任单位和工作目标,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西北研究院在防治埋地原油管线冻土融沉灾害研究方面获新进展(图)
灾害 管道结构
2024/5/22
中俄原油管线(CRCOP)在运营过程中,面临途经多年冻土区的埋地管线发生冻胀、融沉等冻土病害问题。多年冻土区管道不均匀沉降可能引发管道变形,还可能会导致管道失稳,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防治高油温诱发的融沉问题,成为确保中俄原油管线稳定运营的关键。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印发安全管理提升年行动方案
中国石化集团 安全管理 行动方案
2024/2/27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2月19日,集团公司印发安全管理提升年行动方案,在全系统开展安全管理提升年暨2024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全面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2024年1月至2月为启动阶段,2月至12月为实施阶段,11月至12月为总结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