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工程学 >>>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相关记录191条 . 查询时间(2.624 秒)
2024年5月1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完成了红碱淖湖泊边科研级小气象站的架设,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包括辐射、降水、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数据的持续观测。
2024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全球95%以上的中小流域没有任何监测数据,这些无资料地区径流和洪水预测是水文领域长期面临的科学难题。2024年4月30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欧阳朝军团队提出了基于AI的径流洪水预测模型ED-DLSTM,通过编码流域静态属性和气象驱动,利用全球2000多个水文站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以解决全球范围内有资料流域和无资料流域径流预测问题。
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管理需求的日益增长,环境DNA(eDNA)监测技术已成为生态研究和物种保护的重要工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姚蒙副研究员近期在《SCIENCECHINA Life Sciences》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深入探讨了eDNA监测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及其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同时,团队在东湖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验证了eDNA技术在实际监测中的应用...
2024年1月20日,记者获悉,经过两年的推动建设,新疆油田已构建起碳MRV技术体系,碳减排量核算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推动了碳统计监测体系的规范化、科学化。
2024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智慧农业研究中心王儒敬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空间特征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期刊 Journal of King Saud University -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上。
近日,从《中共西双版纳州委组织部、西双版纳州总工会、西双版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命名第二届雨林工匠的决定》文件获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主任、正高级实验师吴福川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常务副站长、副研究员卢华正被命名为西双版纳州第二届雨林工匠。
2023年12月13日,经过1年的技术攻关,吉林油田CCUS微地震检测技术在小井距试验区试验成功,累计监测井下微地震事件437件,为CCUS试验区地质体完整性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
2024年12月14日至16日,2023年云南省生态定位监测网络技术培训交流会在元江召开,本次会议由云南省生态定位监测网络(云南省自然生态监测网络)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以下简称“元江生态站”)承办,会议主题为“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
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尤其是蜂窝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提供基本的民用通信连接。随着感知通信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技术的发展,通过共享频谱、信号、硬件等,可实现通信与感知的相辅相成。2023年来,一种创新的城市降水监测技术通过分析商用微波回程链路(Commercial microwave links,CML)和卫星到地面微波链路(...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一批共55家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站”)名单,植物所牵头申报的湖北神农架站(森林)和参与申报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站(草地)、内蒙古毛乌素站(荒漠)、内蒙古浑善达克站(荒漠)、浙江钱江源站(森林)入选。此次遴选由生态环境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为全国范围内首次。
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站)遴选工作,经地方申报、专家评审、现场复核、专题审议,最终确定北京密云水库站(湿地)、内蒙古呼伦贝尔站(草地)、浙江金华上黄站(森林)等55个综合站为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
2023年1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以下简称“版纳生态站”)成功入选。
近日,扬子石化收到了来自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环境标准样品研究所的能力验证结果证书,该公司参加的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项目获满意结果。这是扬子石化首次参加该项目,并成功通过能力验证,标志着该公司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能力获得了国家级权威认证。
新疆农业大学汪洋老师团队采用调整后的单位面积价值当量法、弹性指数法和地质探针分析法,探讨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机制。通过研究计算表明该区域2000年以来,ESV波动较大,增加了CNY 140.2亿元,特别是在和田河地区。其次ESV的上升主要是由于贫瘠土地向水和草地的转化;ESV损失主要受水转田、草转田的影响。并且人类活动影响或强度(HAI)是ESV空间分层异质性的主要驱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