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工程学 >>>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相关记录228条 . 查询时间(2.922 秒)
2024年3月6日上午,应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柏林工业大学教授南京工业大学荣誉教授Sven-Uwe Geissen来南京工业大学做学术报告。环境学院领导班子、专业课老师以及学院学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国合处副处长张永军教授主持。张永军教授首先对Sven-Uwe Geissen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Sven-Uwe Geissen教授的学术经历和在水污染控制理论创新及工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边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题为Computational redesign of a hydrolase for nearly complete PET depolymerization at industrially relevant high-solids loading。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辅助PET解聚酶重设计,在推动工业级废...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陈志副教授团队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双功能的阳离子型有机聚合物材料,并将其应用于高效净化含锝核废水。这项研究成果以“Synthesis and performance of guanidinium-based cationic organic polymer for the efficient removal of TcO4-/ReO4-”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危...
2023年11月16日,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上海市高价值专利大赛(简称“上高赛”)及颁奖典礼在上海国寿会议中心举行,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蔡冬清团队自主研发的“有机固废1小时纳米腐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成果荣获“上海市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标杆奖”(高校成长组“三强”)及“专利交易奖”...
2023年10月23日,应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爱武教授、孙文静教授的邀请,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李洁教授在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150会议室作了题为“Transforming Coffee waste into High value by-product for Strengthening Concrete”的学术讲座,活动由学院副院长李方教授主持,出席本次讲座的还有来自上海大学...
日前,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生物修复团队与内蒙古恒盛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编制的《油气田水基钻井岩屑微生物集中处理技术规范》(DB/T 3144-2023),经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并于2023年9月25日正式实施。
2023年9月20日,上海市“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蔡冬清团队原创科技成果“有机固废1小时腐熟制备酸土修复型有机肥”荣获优胜奖。上海市市委书记陈吉宁、市长龚正出席颁奖典礼。
2023年9月15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方真教授在学术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IF=11.4,南农A类期刊)上发表题为“Two-stage process production of microbial lipid by co-fermentation of glucose andN-acetylglucosamine from Food Waste withCryp...
据悉,2023年9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开发布《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内政发〔2023〕16号),决定授予“钢渣固废在公路工程中绿色高效利用成套技术”成果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科技成果的获奖既是内蒙古自治区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视工业固废利用、鼓励固废科技进步,积极推进“科技兴蒙”行动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包头市推进全国“无废城市”建设,主动参与工业固废规模化...
2023年9月8日,在大庆油田哈19返排液处理站,技术人员正在对日常加药量和设备参数进行调整。截至当日,大庆油田今年已累计处理压裂返排液630万吨,在原有12座场站基础上,新建6座压裂返排液处理站,通过持续完善业务布局和场站布局,实现了废液处理能力全覆盖、服务区域全覆盖。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从能检索到的项目立项信息中查询到,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有9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面上项目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资助总金额为380余万元。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史吉平、刘莉团队,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餐厨垃圾多组分协同高温厌氧消化产甲烷强化策略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eta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multicomponent synergistic thermophilic anaerobic co-digestion ...
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富氮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过程中常发生氨抑制,导致产甲烷性能下降。为剖析氨抑制机理,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能生化转化研究室在阶梯性提高氨浓度的厌氧发酵过程中,从产气性能、关键产甲烷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能量及物质流动、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微生物电子传递活性等方面,揭示了氨抑制机理。研究发现,随着氨浓度增加,甲烷产量降低,发酵体系内挥发性脂肪酸积累,丙酸、丁酸降解甲烷化反应的吉布斯...
近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在太阳能界面蒸发处理高盐废水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揭示了如何调控蒸发器结构,实现高盐废水的连续高效蒸发。
我国西南喀斯特区是全球最大的磷矿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磷化工产业集中分布区。在这一区域,磷化工(湿法生产磷酸)副产物磷石膏固废堆存量高,且每年有新增。巨量磷石膏堆存产生的强酸性渗滤液与碳酸盐岩相互作用,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引发了水污染事件。磷石膏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利用是源头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前,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不足40%,无害化资源化技术面临处理成本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制约了区域磷化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