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实用天文学”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4.828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2.5米大视场巡天望远镜本体项目方案评审会在成都召开(图)
巡天望远镜 紫金山天文台
2022/11/21
2021年3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大视场巡天望远镜(WFST)本体项目评审会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有关专家。会议开始,分别由WFST项目总指挥罗喜胜副校长和光电技术研究所饶长辉副所长致辞。之后,WFST本体副总设计师张程做了《大视场巡天望远...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西安交通大学4人入选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西安交通大学 2018年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名单
2018/12/13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位教授入选爱思唯尔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教授 爱思唯尔 2017年 中国高被引 学者榜单 物理学 天文学 理学
2018/1/27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武汉大学24门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图)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武汉大学 24门 全国第二 哲学 医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2018/2/2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研究提出估计分子云厚度的新方法(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分子 云
2015/9/10
分子云核是恒星形成的场所,其中有湍流、辐射、磁活动等丰富的物理过程。对分子云的研究可以帮助回答恒星形成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钱磊、研究员李菂、博士研究生潘之辰与美国麻省大学(UMASS)教授Offner合作,在2012年当时连续天区中最大的分子云核样本——金牛座天区的分子云核样本的基础上,基于FCRAO观测数据建立了英仙座和蛇夫座天区的分子云核样本。通过云核速度弥散...
由国家天文台和观瞳创视(北京)数字科技中心联合出品,奔流电子音像出版社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郭守敬望远镜纪录片《造镜探苍穹——郭守敬望远镜创新建造之路》分别于2013年7月和2014年1月成功入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青少年推荐50种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目录”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2014年农家书屋重点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推荐目录”。
天文学家发现难以归类的新型天体
天文学 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 气态天体
2014/1/11
行星还是褐矮星?一个新发现的天体给天文学家带来了归类难题,它特殊的质量和位置也许会对传统的天体理论形成挑战,引发对广袤宇宙的更深入探索和思考。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报告说,新发现的这个气态天体名为ROXs 42Bb,它的质量大约是木星的9倍,低于通常用于区分行星和褐矮星的界限。褐矮星类似恒星、但质量不够大到在其核心发生聚变反应的气态天体,其大小在最小恒星与最大行星...
南极5米太赫兹天线概念设计(德国)开展终期评审(图)
南极 5米太赫兹天线 概念设计 终期评审
2012/5/11
2012年4月18-22日,紫金山天文台杨戟台长一行赴德国MT Mechatronics公司(简称MTM公司)开展南极5米太赫兹天线概念设计终期评审。参加本次评审的还有紫金山天文台左营喜研究员和娄铮博士。项目组特邀加州理工的Steve Padin博士作为紫金山天文台的国际顾问参加评审。
2012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贵阳组织了“FAST天文望远镜馈源支撑塔基础岩土工程勘察”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了来自贵州省工程设计质量监督站、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贵州分院、贵州省建筑工程勘察院、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及国家天文台的共8位专家组成了评审会专家组。FAST工程台址勘察与开挖系统总工朱博勤研究员担任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会议。 专家组审阅了《FAST...
近日,国际空间站6名宇航员被迫迁往俄罗斯“联盟”载人飞船,躲避可能撞击空间站的一块太空垃圾。这已是12年来第三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次出现宇航员出空间站躲避的情况是2011年6月,当时一片太空垃圾在距太空站250米以内的地方飘过。
2012年4月17日清晨,在完全满足吊装气象条件下,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主反射面背架开始吊装,这是继2012年3月17日65米射电望远镜俯仰机构吊装到位后的第二吊,也是该望远镜建设过程中高空三个非常重大吊装中难度最大、要求最高、最具形象工程的吊装。
2012年3月26日,子午工程项目建设经理部在北京组织召开子午工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单位验收评审会。验收组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国家天文台的专家以及子午工程项目建设经理部总经济师、总体技术负责人、数据与通信系统负责人、档案管理负责人等成员组成,王赤总师担任验收组组长。
2012年3月19日至20日,KOSMA亚毫米波望远镜技术拆移项目中德双方成员在国家天文台举行了主题为Status and perspectives of former KOSMA telescope at Yangbajing site and beyond的研讨会。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内陆队员将奔赴南极最高点
南极科考 南极巡天望远镜 南极昆仑考察站
2011/12/31
2011年12月10日早晨,两辆满载着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队员的雪地车驶离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开赴位于南极冰盖边缘的内陆考察出发基地,并将于一周后从这里出发奔赴南极最高点冰穹A。9日晚,在印度南极考察站卡-32直升机的帮助下,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昆仑站的物资已经全部运抵内陆考察出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