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学”相关记录30019条 . 查询时间(2.218 秒)
BMC Biology|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王桂荣团队揭示夜蛾科昆虫取食发酵类食物的嗅觉基础(图)
王桂荣 BMC Biology 夜蛾科 昆虫取食 发酵类食物 嗅觉
2025/1/25
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茉莉酸在调节植物防御反应和适应性生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植物遭遇病虫侵害或其它逆境胁迫时,活性茉莉酸被受体COI1(CORONATINE-INSENSITIVE 1)识别,进而释放核心转录因子MYC2的转录活性。随后,MYC2与转录中介体亚基MED25形成功能复合物(MYC2-MED25 Functional Complex,MMC)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激活茉莉酸响应基因的表...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在3D生物打印跨物种细胞共生用于组织再生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细胞 组织 胚胎.生态系统
2025/1/15
自然界是一个多物种共存的生态系统,其中,跨物种共生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学现象,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互利共存。例如,绿藻与斑点蝾螈之间的互利过程,早期蝾螈胚胎受益于藻类光合产氧,藻类则有效获取胚胎释放的含氮废物。跨物种共生现象为我们提供灵感,探索在不同细胞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互利共生关系以实现新的功能和应用。3D生物打印技术结合共生,通过精准控制尺寸和分布,可以塑造出具有复杂功能性的跨物...
南京大学魏辉教授团队:微环境工程突破纳米酶活性的pH限制(图)
微环境工程 纳米酶活性 pH限制
2025/1/16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季红斌组和陈洛南组合作揭示肺腺鳞癌转分化介导EGFR靶向治疗耐药的机制并提出联合靶向RAPGEF3来克服耐药的新策略(图)
季红斌 陈洛南 治疗 进化
2025/1/15
2024年11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季红斌研究组联合陈洛南研究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Integrative study of lung cancer adeno-to-squamous transition in EGFR TKI resistance identifies RA...
2025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晁彦杰研究员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 “An RNase III-processed sRNA coordinates sialic acid metabolism of Salmonella enterica during gut colonization”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肠道沙门氏菌如何通过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
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在森林根桩与粗根分解的调控机理方面取得进展(图)
生态 森林 机理 生态系统
2025/1/15
森林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分解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全球碳平衡至关重要。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而对根桩和整个根系的研究仍显薄弱。传统的人工林采伐方式通常会保留根桩在林地上,这些根桩的生物量在整棵树的总生物量中占据重要比例,尤其在温带森林中可达到18%左右。与枯枝落叶相比,根桩和粗根的分解速度较慢,养分释放也更为缓慢。相较于那些迅速分解的有机物质,粗根能够提供更为稳定的养分供应。然而...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肠道菌小RNA通过调控唾液酸代谢促进定植的新机制(图)
代谢 免疫 神经
2025/1/14
2025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研究员晁彦杰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An RNase III-processed sRNA coordinates sialic acid metabolism of Salmonella enterica during gut coloniz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肠道沙门氏菌如何通过非编码小RNA在转录...
中国科学院研究提出可用于癌症驱动基因识别的图机器学习模型(图)
基因 识别 模型
2025/1/14
当前,全球癌症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癌症驱动基因识别在探讨癌症的发生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为个性化精准治疗提供策略。而现有方法在泛化性和可解释性方面面临挑战。
中国科学院研究原位捕捉真核核糖体动态翻译周期(图)
核糖体 蛋白质 代谢
2025/1/14
核糖体翻译将mRNA中的信息解码并转化为直接执行细胞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构成了新陈代谢的基础,并在维持细胞过程和有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翻译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各种分子的精确协同作用,使得体外纯化的样品单颗粒分析技术难以捕捉到完整的翻译过程。尽管领域内已有较多基于电子断层成像的核糖体结构研究,但由于分辨率不足,翻译过程中核糖体的动态多构象特性暂未得到充分揭示。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黄振英研究组在蒿属植物生物地球化学生态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黄振英 植物 地球化学 生态
2025/1/14
化学元素的吸收、运输、利用和同化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和其他代谢途径等生理活动的基础,对化学元素组成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建立植物整体功能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至关重要。生物地球化学生态位(BN)假说基于生物体内主要化学元素组成,解释植物通过化学元素计量匹配充分实现其生理功能。然而,目前尚不清楚BN假说是否适用于植物的不同器官以及环境和进化对BN的影响程度。
上海药物所提出“反向水解糖测序策略”用于糖链序列解析(图)
解析 糖分子 核酸 蛋白
2025/1/16
糖分子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其结构复杂性决定了其功能多样性,当前的糖结构解析技术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糖序列解析。纳米孔技术作为单分子传感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低成本和便携性,成功用于核酸测序,且在多肽和蛋白测序中展现巨大潜力。然而,聚糖单元的理化性质与核酸和蛋白相比差异较大,结构更为复杂,采用纳米孔进行糖测序被认为更具挑战性。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合作发现异常糖基化导致TP53突变型子宫内膜癌恶变的机制(图)
糖基化 基因 蛋白
2025/1/16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锐敏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严俊课题组前期基于糖基化相关基因(Glycogene)对膀胱癌开展分子分型,并发现受腔型膀胱癌关键转录因子GATA3负调节的唾液酸转移酶ST3GAL6是膀胱癌的不良预后且参与癌细胞侵袭(Theranostics,2020)。在此基础上,该合作团队于2025年1月10日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MGAT4A/Galec...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科研团队利用纳米抗体发现流感病毒潜在广谱中和表位(图)
纳米 病毒 药物
2025/1/14
A型流感病毒(IAV)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具有亚型众多、宿主广泛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IAV极易发生突变和重组,导致现有疫苗和抗流感药物失效,因此,开发有效的广谱抗流感病毒的疫苗和药物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需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造血干祖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细胞 基因 蛋白
2025/1/9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20108005、U23A20417、81730007、31872842、91442106)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洪登礼教授研究团队,在揭示胚胎发育组织维持干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及其疾病起源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胎肝细胞通过胎球蛋白A保护造血干祖细胞的基因组(Fetal hepatocytes protect the HSPC genome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