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自然环境保护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自然环境保护学相关记录111条 . 查询时间(2.525 秒)
2024年3月13日晚,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前往勐仑中学,面向雨林恢复社团成员开展活动。共55名高一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近日,由中国林学会组织开展的第13届梁希优秀学子奖评选结果揭晓,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浩年喜获该奖项。李浩年是本届评选中获奖的70名学生之一,也是自治区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学生。
针对当前保护地体系管理的难点,提出以下建议:(1)将保护地体系纳入公共管理范畴,以生态保护红线差异化的管控“三生空间”与其他地理边界;(2)优化保护地建设成效评价体系,通过全覆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长期监测和动态评估,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解决保护地与保护目标不匹配不清晰的问题;(3)加强公众参与的宣传与引导,优化保护地管理模式,鼓励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尤其是地方社区和原住民,实现保护地社区...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等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地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周边居民的传统生计与社区发展。妥善处理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是解决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发展矛盾的现实需要,也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长期目标之一,更是自然保护地制...
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自然表征,即通过感官获取信息并留存在大脑对自然的认知印象,在塑造个人环境态度和行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理解人的自然表征,尤其是对言语叙述能力发展有限的儿童而言,面临着方法和技术上的挑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陈进研究员领导的环境教育团队,利用绘画+书写的方法,对来自杭州、昆明和西双版纳农村和城市学校的1830名9-12岁的儿童开展研究,探究前...
植被交错带是相邻植被间形成的过渡区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演化与维持的重要地带,对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护至关重要。从优势类群樟科植物(Lauraceae)入手来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并探究植被交错带对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可为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调整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023年6月6日,中国石油发布《2022年环境保护公报》(简称《公报》),从新能源与新材料、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全面布局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等五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了过去一年中国石油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成就和发展。这是中国石油连续第24年对外发布公报。
2023年5月30日,南京大学与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及座谈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进行。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峻峰,黄山市委常委、黄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叶建强,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副书记雷连本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陈露洪副处长主持签约仪式,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鹿化煜院长主持座谈会。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政治处刘文主任、黄山管委会办公室王勇主任、...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首批设立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地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祁连山北麓,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及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煤炭、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但不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破坏森林、草地并污染水体,严重威胁区域生态安全。通过地上植被重建等修复手段,目前修复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修复区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仍然...
2020年9月,北京市顺义区印发了《顺义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方案(2020-2022 年)》,方案明确建立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站,试验站建设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顺义农业环境综合试验基地,主要开展长期定位试验,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开展绿色低碳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等工作。
记者日前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自海南启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以来,海南长臂猿已连续3年实现数量增长。目前这一全球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恢复至5群36只,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
202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诞生50周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 ”,我国生态环境部将我国六五环境日的宣传主题定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习近平主席在给今年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习近平“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真抓实干,为...
二氧化碳(CO2)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是现行最有效的CO2减排技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CO2注入地下储层后,会与井筒水泥发生反应,导致井筒水泥发生腐蚀,增大CO2通过井筒泄漏的风险。因此,对CO2腐蚀井筒水泥过程进行定量精细表征,研究CO2注入后井筒水泥中泄漏通道形态的演变以及有效应力和流体流速对泄漏通道形态演变的影响,可为CO2通过固井水泥泄漏风险量化评价提供...
2022年4月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黄河流域国家级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成果。该成果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徐卫华研究员牵头,联合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开展,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方评估。
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丧失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公认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措施。截至2015年,全球已经有大约15%的陆地面积被划为自然保护区,但是由于缺乏野生动物(尤其是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信息,如何判断这些保护区是否真正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生物多样性,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Douglas Yu课题组首次利用蚂蝗吸食的脊椎动物血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