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653条 . 查询时间(4.079 秒)
我国专家全球首提“证据污染”理论,修改循证规则
证据污染 规则 肝胆外科
2025/5/20
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循证医学证据是国际公认的制定临床诊疗指南的权威依据。记者2025年5月10日获悉,来自国内外10多家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历时2年研究,首创“证据污染”方法学理论,明确证据污染机制。专家们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循证医学证据污染链”,有望重塑诊疗指南决策生态链。
新综述阐释肠道微生态影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机制
肠道 微生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2025/5/21
2025年5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教授房静远团队受邀在《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发表综述文章,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态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和临床转化价值。
新发现:一艾滋病治疗药物可让早产发生率显著降低
艾滋病 早产 羊膜腔
2025/5/20
早产是威胁五岁以下儿童健康的首要难题,长久以来因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而困扰着医学界。其背后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医学界对正常分娩的启动机制了解尚浅。

2025年3月7日,《中国输血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指南——《恶性肿瘤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已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上注册,注册号为 PREPARE-2023CN548。该指南也是目前国内外首个专门针对恶性肿瘤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实践指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价值,由此肿瘤输血治疗迎来新规范。该指南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领衔,汇聚海军军医...
认知障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隐形杀手”
认知障碍 蛛网膜 隐形杀手
2025/5/15
近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发表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团队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领域的两篇研究成果。研究表明,认知障碍可能是aSAH后远期致残的主因。早期多模态评估(EEG+MRI+生物标志物)可精准分层,为患者康复争取黄金窗口。研究特别提醒,“康复”≠“痊愈”,若患者出现健忘、执行困难,应及时筛查认知功能,早干预早获益。

揪出瘙痒“元凶”!北大教授:课题组近10年最重要成果!(图)
肝胆科 胆汁 佑安医院
2024/12/20
2022年11月3日,北京佑安医院肝胆科的病人络绎不绝,不少胆汁淤积患者被瘙痒折磨得“体无完肤”。而此刻不远处的会议室里,一场正在洽谈的“合作”将为他们带来新希望。

科学家发现大脑介导负面情绪及相关记忆新机制(图)
负面情绪 脑功能 多巴胺
2024/12/20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刘星、马兰合作,发现小鼠脑内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神经元,通过连接左右两侧脑半球的前连合(AC)投射到对侧脑半球的伏隔核(NAc),这一跨脑半球神经环路与同侧神经环路的功能相反,介导恐惧、厌恶类负性情绪及逃避行为的产生。2024年11月8日,相关研究发表于《科学》。
进了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会经历什么?
心脏 重症监护 ICU
2024/10/9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通常在ICU治疗的患者危险性都比较大,需要24小时监护其生命体征。其中冠心病方面的ICU是冠心病重症监护室,简称CCU。CCU旨在治疗患有严重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在心脏外科强大的医院中,通常把仅收治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ICU称为CCU,而收治外科术后患者的称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简称CSICU或者SICU,本文统称为ICU。

60岁浙江重症医学领军人物潘孔寒逝世(图)
重症医学 潘孔寒 邵逸夫医院
2024/8/26
澎湃新闻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方面获悉,重症医学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潘孔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024年8月17日深夜在杭州逝世,享年60岁。
重症医学科黄婷婷喜获中华护理学会临床个案汇报比赛第三名
重症医学科 中华护理学会 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4/8/27
近日,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护士黄婷婷精心筹备,历经层层选拔,最终由护理部选派,得以参加中华护理学会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班,并在培训班的临床个案汇报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一针见“穴”治鼻炎!父子三人“组团”到疼痛科治过敏性鼻炎(图)
鼻炎 过敏性鼻炎 射频技术
2024/9/29
暑期是儿童就诊高峰,近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也挤满了前来就诊的孩子们。原来,他们都是家长带来治疗烦人的过敏性鼻炎的。疼痛科也能治过敏性鼻炎?来自武汉光谷的李先生一家三口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能!

全球首创,东大这个团队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图)
东南大学 中国方案 重症医学科
2024/8/19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联合国内多所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重症顶级期刊《Intensive Care Medicine》发布,该研究为清醒俯卧位时长提供循证依据。这也是东南大学重症医学研究团队在全球首次提出清醒俯卧位理念并被国际顶刊引用、写进国内外指南之后,该团队遵循Meta结果导向,开展RCT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再次向全球提供了中国重症医学研究方案。刘玲、...

重症医学科:完成全省首例儿童全肺灌洗术(图)
重症医学 全肺灌洗术 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4/8/27
2024年8月2日,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顺利完成了湖南省首例儿童全肺灌洗术,救治1岁吸入外源性类脂性肺炎儿童。

重症医学科:赋能家庭参与护理,助力先天性肌病气切患儿康复之路(图)
重症医学科 先天性肌病 儿童医院
2024/8/27
七月盛夏,艳阳高照,安静的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病房响起了一阵门铃声,原来是已康复出院的平平(化名)爸爸特意送来了锦旗,以表达他们全家对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全体医务人员的感谢。
生殖医学中心:谢青贞:35岁未育女性应尽早制定生育计划
生殖医学中心 生育计划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4/9/26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女性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和教育机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促使延迟生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谢青贞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就“女性生育规划”等话题,解答了不孕症患者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