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北京人口”相关记录1078条 . 查询时间(3.773 秒)
在清华南口国重基地施工现场,老工业厂房的钢筋骨架正被改造成全国重点实验室集群;在齐禾生科的实验室中,科研人员正在寻找让农作物更高产、抗病的基因;在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研究人员只需提供想法就能让科研落地……
2月1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2025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产业空间推介大会上获悉,今年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释放141万平方米新质产业空间,主要集中在永丰、翠湖、上庄和中关村软件园。未来三年,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有368万平方米产业空间陆续释放,为中关村科学城的产业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2月17日是北京市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首日,北京交通部门全力保障“开学路”,全市同步开通294条通学公交。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体育八条”),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将身心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
为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2月14日,《中关村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在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围绕技术占先、要素筑基、应用蓄势、生态聚力强化创新要素供给。
2月12日,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主园区开工。该园区致力于打造集空间、算力、模型、数据、云等专业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基地,突出建设“办公+试验+试制”的多功能环境,旨在支持人工智能企业的成长与创新。一期建设面积达到31万平方米,预计引入超过200家AI企业。
近日,复杂系统拓扑统计理论及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简称BIMSA)正式挂牌成立。
春节假期刚过,京城东南开启一幅幅未来产业创新图景。伴随着赛诺菲、SMC等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北京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空天街区、亦庄综保区等创新平台加速建设,经开区正重点布局58个产业园、超6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抢滩布局未来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
瞄准合成生物制造这一未来产业,未来科学城新添两大产业空间。据悉,这两大产业空间分别位于未来科学城东区“能源谷”与西区“生命谷”。其中,位于“能源谷”的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筹)已竣工,实验设备正陆续进驻;位于“生命谷”的昌发展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已于去年年底正式竣工备案。
新年伊始,位于怀柔科学城的高端精密加工共享服务平台正迎来投运前的最后一环——电力设备接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2025年年中,这些加工精度达微米级的设备就将投入生产,支撑国产化高端科学仪器设备研发。
5栋建筑拔地而起,高耸的塔吊随时准备投入建设任务,现场值班人员正在进行安全检查……位于北京经开区的俐玛光电科技研发和生产项目,目前进入建筑外立面装修的关键阶段。该项目的项目总监宋振宇介绍道:“这是北方最大工业CT检测中心,预计最晚将于今年10月前竣工。”
2025年的春节前夕,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在海内外“爆火”,多家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发文感叹“中国AI模型震惊硅谷”,硅谷顶级投资人马克·安德森(MarcAndreessen)惊呼,Al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来了。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支持区域科技企业与DeepSeek多元合作,助力芯片算力优化、模型应用等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企业参与DeepSeek开源协同...
先进能源产业收入超2400亿元,医药健康产业收入首次实现千亿规模,首次位居全国科技城百强榜前三,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81家。这是2024年北京未来科学城的成绩。步入2025年,这座以“未来”为名的科技新城内,产业竞相拔节生长、前沿赛道创新涌动的故事仍在继续。
1月23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与北京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北京联通经开区分公司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