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工程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1.048 秒)
A novel strategy to finely control a large metabolic flux by using a “metabolic transistor” approach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approach a small change in the level or availability of an essential compo...
芳香族氨基酸衍生物是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的重要成分。尽管酿酒酵母具有自然合成酪醇的能力,但从头合成高产量的酪醇、羟基酪醇和红景天苷等芳香族氨基酸衍生物仍然是一个挑战。在这里,我们首先改造优化了基因编辑工具,继而使用优化的编辑工具利用代谢工程策略来构建酿酒酵母菌株,实现从葡萄糖高水平地生产酪醇、红景天苷和羟基酪醇。此外,我们还发现了新的代谢节点,通过辅因子平衡调控等组合改造策略,实现了酪醇、羟基酪醇...
实时荧光PCR (rtPCR)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核酸检测技术,检测模式采用闭管检测,相对于开管检测而言,rtPCR极大降低了扩增产物的污染机会,节省了时间和人力,便于实现自动化,更可以利用阈循环数(Cq值)支持定量检测。然而,rtPCR的一个很大局限在于单个反应所能检测的靶基因数目有限。根据目前主流荧光PCR仪器检测通道数目,单个反应所能检测的靶基因数目很难超过4-6个,限制了该技术在涉及多靶点的...
2021年9月2日,《Communications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建立了一种基于连续半薄切片自动收集的光学显微成像三维重构新技术,并通过该技术对储存的人类大脑皮层组织中的锥体细胞进行了三维重构分析。
美国梅奥诊所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物相容性“胶水”,这种糊状的黏性膏体可密封受伤的组织或器官,并在凝血之前15秒内止血。
2021年8月4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玉乐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细胞-宿主和微生物》(Cell Host & Microb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一个结合钙调蛋白的转录因子将钙信号与植物抗病毒RNAi防御联系起来”(A calmodulin-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links calcium signaling to antiviral RNAi defense i...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朱听团队通过近5年的研究探索,全化学合成了分子量达90 kDa的大型镜像蛋白质:Pfu DNA聚合酶,利用该高保真镜像聚合酶组装出千碱基长度的长链镜像DNA,并开发了基于镜像DNA的信息存储技术。
酿酒酵母作为重要工业菌种,广泛应用于传统酿造和现代发酵,用来生产生物燃料、化学品和其他生物产品。但在实际工业发酵生产中会受到高渗、高温和乙醇等胁迫的影响。因此,提高酿酒酵母的胁迫耐受性受到广泛关注。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柱成教授课题组解析了染色质重塑蛋白ALC1自抑制状态下的晶体结构,以及ALC1-核小体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结合相应的生化实验,揭示了ALC1是如何自抑制以及如何被核小体调控的机理。
2021年6月1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在线发表了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梁高林教授课题组和吴富根教授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Intracellular Nanoparticle Formation and Hydroxychloroquine Release for Autophagy-Inhibited Mild-Temperature Photothermal ...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40nm到1000nm不等,能将mRNAs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并直接调节受体细胞的蛋白表达。细胞外囊泡中mRNA的分析为肿瘤的非侵袭性快速诊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20年11月7—8日,第五届生物工业投资大会在天津顺利召开,大会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中科育成(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以“后疫情时代下的生物经济”为主题,深入探讨在当前变革时代,生物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应用、产业对接等关键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与影响。由中国科学院天津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相关研究人员联合撰写的《...
癌细胞远端器官转移是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死因。其中,肝脏由于其丰富的血供,成为癌转移的最佳器官。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的根治性手段,但其仅适用于具有单一转移病灶的患者,并对于病灶的尺寸具有严格的限制。满足上述条件的病患往往只占到肝转移癌患者一小部分,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时往往已在肝内形成数个至数十个大小不一的转移灶(弥散性肝转移),因而无法被根治性切除。对于这类患者,仅能采取化疗为主的姑息性治疗,生存收益...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课题组研究发现线粒体“黑洞”吞噬与否的抉择规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依赖于细胞器拓扑结构的线粒体质量控制的选择策略。相关研究6月25日以《饥饿条件下拓扑结构依赖的线粒体质量控制》为题在线发表于《自噬》(Autophagy)。
2019年5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与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PANDA项目科研转化签约仪式。标志着由瑞金医院卢敏研究员带领的“p53转化医学团队”潜心研发的抑癌蛋白p53靶向药物PANDA,将正式进入产品开发和临床试验阶段,这将是转化医学的国家战略和长三角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联动的又一硕果。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副院长沈柏用,党委副书记俞郁萍等出席签约仪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