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国际动态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2.381 秒)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10月9日在京会见了来访的古巴科技与环境部代部长费尔南多•冈萨雷斯•贝穆德斯一行。吴晓青指出,中国愿意借鉴各个国家在环保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2006年9月14-19日加拿大国际发展署(CIDA)和AMEC公司代表来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讨论“中国小城镇发展进程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项目”的实施问题。双方经过研讨和实地考察,确定了该项目的工作计划。中国小城镇发展进程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项目于二○○六年四月被商务部列入2006年度中加政策选择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中加双方合作和相互交流,为我国小城镇的环境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2006年9月15日下午(当地时间),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会见了波兰环境部部长扬•什史科。什史科对周生贤访问波兰表示欢迎,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周生贤表示,中波环保合作惠及两国人民,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希望中波两国环保部门保持友好往来,增进相互间了解,加强合作,共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双方还就环境保护融资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2006年9月8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京会见亚洲开发银行可持续发展局局长罗哈尼一行。周生贤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和亚洲开发银行有着良好的合作,中国十分重视与亚洲开发银行的交流。国家环保总局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合作是多方面的,涉及信息交流、人员培训等各个领域。前不久,亚洲开发银行还支持启动了国家环保总局区域督查中心的能力建设项目,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把这个项目做成合作的典范。中国环保正在进行的历史性转...
2006年9月8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京会见加拿大驻华大使罗岚和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副署长谢孝旌(左)。周生贤指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是环保国际合作的典范,加拿大等国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这项合作是成功的。“国合会”为中国提供了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环境理念、经验和技术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中国宣传环保工作新进展的平台。每年的“国合会”会议都有主题,希望中国的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在...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2006年9月5日在京会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周生贤指出,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环境保护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合作,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历史性转变,为全人类的环境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于2006年8月29日下午在京会见了来访的美国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主席康诺顿一行,祝光耀向客人介绍了当前中国环境保护的状况,并对中美之间开展环保合作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6年8月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指出,由于阿富汗最近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的法律条例,国际社会因而能够更好地控制臭氧消耗物质(ODS),实现到2010年完全停止生产和使用臭氧消耗物质的全球目标。UNEP说,阿富汗部长会议(Council of Ministers)7月17日批准了《保护臭氧层条例》(Regulations Protectingthe OzoneLayer)后,阿富汗总统...
2006年8月4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会见了来访的挪威驻中国大使赫图安,周生贤向客人介绍了当前中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展的情况,并指出中挪两国环保合作已呈现出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态势,他表示今后将借鉴挪威在技术、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展两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2006年7月27日在北京会见了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双方就环保领域特别是在政策法规、能力建设、宣传教育、科研示范工程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换了意见。
2006年5月15日下午,水利部翟浩辉副部长在京会见了应水利部邀请来访的荷兰交通、公共工程与水管理部国务秘书(副部长)海根女士一行,荷兰驻华大使闻岱博先生也参加了会见。宾主双方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了正式会谈。翟浩辉副部长对两国在水利领域的长期友好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荷兰已成为中国水利界国际合作最重要的伙伴国之一,中国水利部愿意积极推动有关双边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的开展,使双边关系在广度和深度...
2006年4月20日上午,副校长郭东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副校长布鲁斯•米切尔共同为中加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揭牌。在揭牌仪式上,郭东明代表学校对中加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欢迎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荣誉教授布鲁斯•米切尔先生,加拿大安大略省大河流域管理局总裁彼德•克劳斯先生等一行到访。
同济大学与意大利环境国土资源部的合作又添新篇。2006年4月20日下午,同济大学校长万钢与意大利环境国土资源部司长Clini代表双方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同济成立‘中意可持续城市机动性研究中心’,在去年已经达成协定的燃气轮机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环保合作领域。意大利驻沪总领事出席。与合作项目相关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环境学院、交通学院的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美国环境和能源技术办公室(ETO)开业典礼于2006年3月13日在北京举行。由美国商务部和密苏里大学联合建立的ETO,有望成为中美两国之间先进的环境和能源技术沟通的桥梁,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美国大使馆消息,ETO还将提供教育和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信息资源。
2006年2月9日~15日,应日本国际协力机构邀请,由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研究项目办公室于兴军主任率领的中方专家工作组赴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交流和考察活动。工作组水利部水资源司、政策法规司、清华大学和辽宁省水利厅的有关官员和专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