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神经生物物理学 神经生物化学 神经形态学 细胞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理学 发育神经生物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比较神经生物学 系统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人物 神经生物学相关记录316条 . 查询时间(0.322 秒)
樊碧发,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中日医院疼痛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专业特长:擅长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应用神经电生理、红外成像、神经刺激等国际先进技术对神经感染或损伤性疼痛、手术或外伤后疼痛以及癌性疼痛进行诊断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性疼痛治疗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脊髓损伤后神经痛、脊柱手术后疼痛综合征、复杂性区域疼痛...
徐格林,主任医师(神经内科副主任)简介: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留美学者。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南京军区334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中国卒中学会遗传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病分会委员,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全军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国际血管与介入神经病学会(SVIN)官方杂志Interventional Neurolog...
胡德辉,中共党员,1965年11月出生于江西高安,副教授。1988年7月至1991年8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医师职称。1994年7月湖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开始任教于第一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1995年受聘于讲师。2005年7月获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05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神经元损伤机制研究。2004年8 月随学校转制任职于现在的南方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于20...
梁妃学,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研究兴趣在于了解感知和行为产生和调控的神经环路。技术创新是探索复杂的大脑神经环路的关键,我们长期努力发展用于阐明局部神经元计算原理和动物行为调控神经环路机制的先进的神经生物学方法。我们率先在清醒动物上应用在体全细胞电压钳记录技术,以从突触连接水平揭示兴奋性和抑制性的突触相互作用如何决定生理条件下感觉反应和加工性质。我们广泛应用光遗传技术和转基因老鼠,以通过精确操...
唐杰,南方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耳聋专家委员,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广东省生理学会理事。Front Neural Circuits,Frontiers in Chemistry, PLoS One,Prog Biochem Biophys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主要从事听感觉的外周及中枢的信息处理以及听觉障碍机制的研究。近5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
肖中举,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在听觉机制的研究领域中作出了重要的科研贡献,分别为: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听觉离皮层系统的作用,阐明了鸡尾酒效应(在噪杂环境中听一个熟悉声音的能力)的神经机制。二、逐渐深入研究中枢的信息编码与信号处理:确定了以动作电位时间或延时的声音参数编码方式,发现延时反映的是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作用,并证实听觉皮层神经元可塑性是通过对兴奋性突触作用修饰来完成的;且进一步确定了声刺...
袁春华,女,苗族,博士,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0年9月进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化学与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蜘蛛毒素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2003年和2007分别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一直从事多肽和小分子化合物的药理及结构-功能关系研究,获得了多种靶向钾通道和钠通道的生物活性组分。并且作为主要成员参...
孙丽荣,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药物化学、神经生物学。目前主要从事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抗抑郁化学成分的研究。主持课题2项,代表性论文10篇。
陈明,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授本科和研究生神经生物学课程、本科生理学课程;主持或参与国家、广东省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发表在Mol Neurobiol, Neurosignals, BMC neurosci等杂志。研究方向:中枢神经损伤和修复的机制。
张兴梅,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学科专业为分子神经生物学。学科领域为:适配子筛选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曾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利用SELEX技术已经成功筛选出特异针对人AChE、EGFRvIII、BACE1等分子的核酸适配子,研究结果发表在 “Acta Pharmacol Sin”、“Brain Research” ...
陈荣清,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美因茨大学博士,中组部“青年千人”人才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癫痫性抽搐的形成机制和干预机理研究,以及神经可塑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研究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资助。
曹雄,博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抑郁症等重大精神疾病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主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Nature Med.、Stem Cell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获得奖励:获2016年度广东省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三);日本神经科学会旅行奖(2014年)。研究方向:重大精神疾病神...
高天明,博士,1960年10月生,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粤百杰。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Neurosci Bull副主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在国内外首次发现“钙缺乏”是脑卒中神经元死亡的新机制,修正了传统的钙超载学说;并从“细胞内补钙”的新视角,发现了治...
张俊然,2001年本科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2008年6月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专业(神经信息学方向)获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11月~2011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影像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11~2014.3先后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访问研究。2017.12~2018.11在四川地方政府任职,熟悉政策和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
胡晶琼,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六年制德语医学系,后留校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工作,获同济医科大学神经内科临床神经病学脑血管病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4-2009年于美国华盛顿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从事干细胞基因治疗临床相关博士后工作五年,师从国际著名干细胞治疗领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