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基础力学 >>> 理论力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人物 理论力学相关记录109条 . 查询时间(2.201 秒)
周广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砌体协会外籍会员。2002年在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被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兼任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现承担本科生课程“结构力学”、“理论力学”的教学;研究生课程“力学问题的数学建模”、“结构智能分析技术”的教学(均为英语教学)。主要从事结构智能分析技术、结构抗震、人工智能实验环境、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砌体结构横向荷...
谈梅兰,女,出生年月:1959年11月。教授,博士,所在学科:固体力学。主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计算方法,线性和非线性有限单元法,结构优化设计基础,力学中的数值计算方法,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领域:工程问题力学计算建模、结构优化设计。
李建康,出生年月:1953年5月。教授,所在学科:工程力学。最高学位:工学硕士。学术与社会任职: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主讲课程:理论力学、机械振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随机振动。研究领域:结构振动与控制。
雷鹰,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研究方向:结构健康监测、现代信号处理与分析、结构振动测试、无线传感、结构动力特性识别、结构损伤诊断、结构振动控制、结构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等。教学领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结构抗震、弹性动力学、信号处理与分析和结构识别。
万玲,1963年12月出生, 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硕士学位,2004年获博士学位。现任副教授,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重庆市力学学会会员。主要承担本科生“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和研究生“钢筋混凝土力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得到专家和学生好评。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和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吕恩琳,教授,男,1947年1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固体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他在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本科课: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结构优化设计、板壳理论,结构可靠性设计。研究生课:复合材料力学、模糊有限元。
杨昌棋,男,1959年生,教授,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固体力学专业。日本五十铃车体客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访问学者。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系副系主任,重庆大学力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主任。
武建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生课:弹塑性力学中的有限元法;连续介质力学。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黄海燕副教授。主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计算结构力学、薄壁结构力学、实验力学、结构稳定、工程力学实验。
徐鹏,男,副教授,1969年10月生,汉族,1992年7月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9月至今在华北工学院动态测试与计量仪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高冲击动态测试技术。本人主要承担本、专科的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院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谢占魁,男,高级工程师,1956年11月生,汉族,1980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学校,1980年8月分配至华北工学院力学实验室工作。主要承担本科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实验教学及研究生实验力学实验。
王月梅,女,教授,1944年5月生。1970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976年至今在华北工学院力学教研室工作,曾于1993-1999年担任力学教研室主任。主要讲授理论力学、工程力学、分析力学、高等动力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刚体动力学。
孙华东,男,1965年8月出生,教授,博士,1988年6月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获计算力学硕士学位,同年到华北工学院理学系力学教研室工作,2000年6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多年来从事本科与研究生教学,主讲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弹性力学、中国古代力学史等课程,担任材料力学课程组组长,连续两届获院优秀课程。
北京理工大学袁荒教授。德国Wuppertal大学机械系技术力学和动力技术教授。1990年在柏林工业大学物理工程科学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系教授资格博士,2005年聘为德国Wuppertal大学教授。1992年自德国GKSS-研究中心材料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后,曾先后在瑞士国家研究院(Paul Scherrer Institute)核能和核结构部、德国MTU航空发动机集团工程...
葛玉梅,女,1965 年出生,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起重运输机械专业学士学位;一般力学专业硕士学位;桥梁与隧道工 程专业博士学位。 1987年6月在本校力学系任教至今。教学经历 教授的本科生课程有:理论力学、工程力学、建筑力学、振动力学、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有:振动分析中的数值方法和模态分析。科研方向 动力学与控制,车桥耦合振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