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信息技术 >>> 光通信器件与系统技术 光电成像技术 显示技术 光存储与记录 全息技术和三维成像 光计算 自适应光学 光电信息处理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人物 光信息技术相关记录448条 . 查询时间(1.81 秒)
倪小龙,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无线光通信技术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5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并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20篇论文,其中SCI收录3篇。申请发明专利14,授权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20项。2016年,荣获王大珩光学奖。2017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方向:无线光通信技术,具体为可见光通信及轻小型无人机平台无线光通信。
南航,助理研究员。2007年至2011年在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学习,2012年至2017年在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获光学工程博士学位,2018年任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发表学术论文四篇。研究方向:相干光通信技术、空间光学器件设计研究、光混频技术等。代表性科研项目:(1)零差相干空间激光通信中灵敏度退化机理分析与近散弹噪声极限探...
王超,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2009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士;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理学博士;2017年任长春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2018年9月任副教授;2020年6月聘为博士生导师;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研究方向:先进光学系统设计、超分辨率成像技术。指导教学:已毕业硕士生2人。目前在读博士生2人,硕士生2人,协助指导博士生1人,...
付强,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2012在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学习,2007年、2010年、2012年分别获得本科、硕士、博士学位。2010年4月至今在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2016年8月任副研究员,2018年4月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6月任空间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光学传输特性测试、多维度成像探测,以及多点多功能空间激光通信研究。参加科研课题40余项,主持国家级、省部...
陈琦,讲师。2010年至2014年于河北地质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2014年至2019年于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院硕博连读,获光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成像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光电探测与成像及其信息处理等。代表性科研项目:1.美国空军科研实验室卓越项目基金Air Force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Grant No.FA2386-...
于信,2007年至2011年在长春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习;2011年至2014年在长春理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2014年8月攻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并于2018年获得光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8年9月进入长春理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系工作,参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像差检测及校正技术、自适应光学技术等。指...
杜中伟,讲师。研究方向:相干光通信、人工智能硬件。承担教学任务:本科课程:《可编程逻辑技器件及应用》、《电子线路CAD》。
司娟宁,讲师,硕导。研究方向:光学脑成像与脑电技术、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模式识别。承担教学任务:本科课程:控制工程基础、虚拟仪器。研究生课程:现代信号分析与处理、最优化理论。
夏润秋,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红外成像及信息处理技术、光电探测成像与对抗技术。参加社会团体: 中国光学学会会员。承担教学任务: 本科课程:数字图像处理,软件技术基础。
李慧宇,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微纳结构光场调控及超分辨成像、弱磁探测。承担教学任务:工程伦理、工程光学与基础。承担科研项目情况:1. 重点实验室纵向课题,z2019033,基于超表面材料的医学图像增强方法测试,2019.11-2022.11,10万元,在研,主持;2. 德国DFG项目,OS111/40,improvement of cascaded superlens for far-field...
李伟仙,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光电与视觉检测技术。参加社会团体: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视觉检测专委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量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杜浩,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纳米级位移测量;激光干涉测量;光电信息处理。学术论文:[1].Hao Du, et al., Influence of installation error of grating interferometer on high-precision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Optical engineering, 2021. 60(4): p. 0...
叶京夫,博士。涡旋光通信、光学超构材料、微纳光子器件设计。科研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 11874010,光纤功能器件集成式微流体芯片的飞秒激光制备及其微全分析研究, 2019-01-01至2022-12-31, 64万元,在研,参与。[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 11874133,基于紧聚焦的复用光涡旋耦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019-01-01至2022-1...
徐谊,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表面等离激元,腔光力学,光学传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