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反应工程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人物 催化反应工程相关记录210条 . 查询时间(2.569 秒)
倪刚,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催化、复合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参与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宁夏高校科学研究项目,宁夏高教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现主持宁夏自然科学基金1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1项。在J. Mater. Chem. A、Anal. Methods...
于广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获上海市育才奖。含碳基质高温气化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煤气化反应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等10余项,在研5项;成功开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是我国大型煤气化技术发展的...
冯刚,南昌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教授,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从事专业领域:工业催化、纳米材料、物理化学。在研国家基金项目简介:1,芳烃异构化中烷基的定向转移与分子筛催化剂结构精准调控,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No.21875096,项目负责人,2019.01-2022.12;2,铜铝尖晶石催化甲醇重整反应过程中结构演变的物理化学基础,国家基金地区项目, No.21763018,项目负责人,2018.01-2...
陈静雯,南昌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从事专业领域:化工新材料、催化、吸附分离。在研基金项目为MOF基单位点钒复合催化材料的构建及其在串联反应制备肉桂醛类化合物中的应用。简介:肉桂醛类化合物是现代工业的“味精”,具有增香、防腐、抑菌和抗癌等功效,全球市场规模达20亿美元。高效稳定催化材料的开发是实现其规模制备的关键。申请人针对反应原料乙醛活性高、自缩合副反应严重等问题,通过构筑MOF基单位点钒复合材料...
李达林,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日本广岛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研究领域为工业催化/能源与环境催化。承担研究生课程《工业催化剂设计》等教学工作,指导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共指导硕士研究生5人,已毕业2人,在读3人。获福州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人次、福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次。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催化研究,包括生物质催化气化制合成气、甲烷重整制合成气、水煤气变换制氢等。迄今已在...
朱海波,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研究领域为化石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的高效催化转化。研究兴趣主要涉及:(1)低碳烷烃中C-H键的选择性活化和定向转化;(2)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和合成及催化应用;(3)烃类分子的加氢转化;(4)表面化学途径制备高分散催化剂。目前在研主持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表面化学原理控制合成丙烷脱氢Pt-S...
林性贻,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副研究员,福州大学化学工程硕士,研究领域为应用催化以及工业催化。主要研究方向为一氧化碳变换等制氢催化剂及其他净化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开发,先后开发了B121型、FBD型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并实现产业化,对CuO/CeO2和CuO/Fe2O3等系列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进行大量的前期基础型研究工作。
罗宇,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万人青年拔尖人才。研究方向为“氨-氢-电”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从事氨热催化分解制氢、新型氨燃料电池以及氨电解的应用基础研究,涉及表界面催化/电催化反应机理、反应传递耦合强化机制及多能源系统集成管控原理等方面。实现高性能低温氨分解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规模化放大,开发出安全低温氨现场制氢加氢系统、600~30 kW“氨-氢”燃料电池系统等多套实验室...
林炳裕,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福州大学工业催化专业博士。研究领域为新型化肥催化材料及工程。2000-2004 福州大学化学专业(本科),2004-2007 福州大学工业催化专业(硕士研究生),2009-2013 福州大学工业催化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7-2010 福州大学,研究实习员,2010-2016 福州大学,助理研究员,2016至今 福州大学,副研究员。参与《固体催化剂...
周岩良,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低温低压合成氨催化剂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迄今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2.0的7篇,包括Nat. Catal.; ACS Catal. (4篇); J. Catal. (3篇); Chin. J. Catal.; CCS Chem.; J. Energy Chem.等国际期刊, 入选期刊封面论文2篇,申请...
蔡镇平,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副研究员(校聘),研究方向为生物油脂高效催化转化制备高品质生物柴油。长期从事与生物质催化转化相关的研究,已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AIChE Journal、Chem、Green Chem., Fuel,Fuel Process. Technol., Green Energy Enviro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PCT国际专利2项...
王秀云,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研究员/博(硕)士生导师/国家优青;最高学历:福州大学工业催化博士;研究领域:合成氨催化和新型能源催化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从事温和合成氨催化及尾气治理的应用基础研究,具体涉及:(1) 从新原理、新材料和新技术出发,实现温和条件下氨的绿色高效合成及应用探索;(2)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VOCs及低浓度甲烷的低温催化氧化研究。迄今为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
方辉煌,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直接氨碱性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氨电化学氧化、氨催化分解及能源催化材料。长期从事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多相催化研究,包括氨催化化学、生物质转化、碳一资源转化等。迄今发表文章29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 Catal.、ChemSusChem、ACS Appl. Mater. Interface、Chem. Commun.、Nanosca...
蔡国辉,多年从事汽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及油田伴生甲烷尾气催化燃烧研究,主持和参与承担完成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重大项目、省科技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年来主要参与并开展氨分解制氢催化反应工程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制定国家标准1项,实施转让2项授权发明专利。
张海洋,男,汉族,1987年2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兵团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石河子大学3152学科带头人。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1项、兵团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项、石河子大学青年创新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