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生物化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人物 医学生物化学相关记录121条 . 查询时间(1.506 秒)
战丽彬,女,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科学博导,教授。研究方向:藏象学说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重点围绕中医脾藏象展开现代研究,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中医水气病、脾-肠-脑轴方面有深入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获省级科技...
朱家鹏,男,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科学博导,教授。本人在美国University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取得博士学位,英国MedicalResearchCouncil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执行重要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膜蛋白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在Nature,PNAS,Biochemistry等杂志以第一或者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数篇。
胡军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他的研究方向:血管网络不仅向组织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与氧气,同时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特殊的血管微环境(vascular niche)用以调控周围细胞的功能。 血管功能的异常激活或衰退与许多疾病的进展紧密相关。如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血管新生机制被过度激活,从而形成大量畸形的血管。这些血管不仅促进肿瘤的生长,同时其紊乱的血管结构使得治疗药物不能有效进入肿...
刘聪,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他的研究方向:1.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 亨廷顿氏病相关的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异常积聚,和淀粉样化的分子机理研究。2.基于重要生物靶点分子结构的小分子药物先导物的设计,筛选和优化。主要针对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相关的致病蛋白多聚体及淀粉样纤维的分子结构,进行小分子及多肽化合物的合理设计,筛选,及基于此先导物的机理和功能研究。3.基于淀粉...
朱继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他的研究方向:采用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等手段对肿瘤及炎症等重大疾病进行致病机理研究,利用化学生物学的方法开发化学探针深入研究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并进一步开发治疗肿瘤和炎症疾病的小分子药物。代表论文:Li Wang, Ling Li, Hailong Zhang, Xiao Luo, Jingquan Dai, Shaolian ...
方燕珊,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她的研究方向神经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神经轴突退化变性坏死 (axon degeneration)。课题组运用全新的果蝇神经损伤活体动物模型结合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高分辨率荧光成像、新一代测序技术、现代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研究调控神经轴突退化变性坏死和促进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作为基础开发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生物标...
李盈,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袁钧瑛课题组。她的研究方向:建立各种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高通量/高内涵药物筛选模型;应用高通量筛选发现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调控基因,为药物开发提供新靶点;应用高通量筛选发现新型小分子药物先导化合物,为进一步结构改造和优化打下基础;利用活性小分子化合物为探针,运用化学生物学方法对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研究。代表论文:1,“Contr...
王国庆,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他通过整合传统分子生物学及现代生物信息学技术,首次实现对病原菌的基因组条形码可视化注释及基因组动态映射,建立以信号传导动态网络为基础的病原菌诊断靶标谱及可药性基因组的全景扫描的新模式,先后承担国家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厅、卫生厅项目各1项。在《PloS One》,《FEBS Letters》等国际知名杂...
张晓清,女。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科研方向: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的新方法建立;疾病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发现;生物样本分离分析新技术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的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2篇。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分析新方法新技术在临床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张莉萍,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第一届、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临床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检验学会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临床检验杂志》(CSCD核心期刊)、《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常务编委。1998年作为访问学者赴香港大学医学院研修,2002-2005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做博...
丁世家(1963- )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南京大学化学系、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分别获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及医学博士学位。曾前往荷兰Utrecht University药学院、美国USC化学系、日本Kumamoto University药学院从事访问研究。 1984年至今在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工作,担任教育部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和学科...
丁敏,女。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色谱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化学系(本科),1988-1991年在重庆医科大学攻读药物分析硕士,获医学硕士学位。1999年8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暑期高级生化学习班。2004年7-12月 在日本岛根大学医学部中心实验室研修。从1984年-至今在重庆医科大学从事生物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从事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尤其是对HPL...
Guoming Xie, Professor, Party memb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ster tutor of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 & Biophysics in the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
周卫辉,理学博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现郑州大学获医学学士,1990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年赴加拿大UBC大学学习和工作, 2010年回国工作,目前已申请到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973研究项目子课题等多项科研基金。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病理学,侧重于疾病相关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应蛋白质功能...
宋伟宏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加拿大老年痴呆症首席研究员,汤森老年痴呆症研究中心主任 ,“杰克.布朗家族”终身讲座教授。兼任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童发育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邀海外评审专家及评审组长。国际著名杂志JCI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itigatio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