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动力气象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动力气象学相关记录66条 . 查询时间(5.891 秒)
靳立亚,男,博士,教授,中共党员。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兰州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气象学、气候学、干旱区和季风区气候变化、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化及古气候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担任中国第四纪科学联合会古气候模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人;
陈权亮,男,教授,生于1979年,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2001年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大气科学学科硕士生指导教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联合指导教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气象学会理事。
李国平,男,四川省聘二级教授,生于1963年,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3年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天气专业获理学学士,198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天气动力学专业(气候方向)理学硕士,2007年西南交通大学获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GPS气象学方向)工学博士。2004年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访问教授,现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学科兼职博导。四川省...
徐伟新,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毕业于犹他大学,获大气科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热带对流(犹他大学),卫星降水(马里兰大学),以及雷达气象(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世界知名团队学习工作。主要从事热带气象,中尺度动力,对流过程,以及微物理气象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极端对流、暴雨、雷电、台风等灾害天气的研究。曾主持(PI或c...
简茂球,男,1965年11月生。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方向;季风与海-气、陆-气相互作用、热带大气环流、区域气候变化、能量与水分循环。
王成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城市气象、城市环境、大气边界层探测等。
周博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动力气象学》(2016 - 至今);研究生课程《偏微分方程数值解》(2016 - 至今),本科生选修课《大气湍流》(2016秋)。
王其伟,男,1979年生,安徽亳州人。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2010年曾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和预测中心进行交流访问。2010年起开始参与主讲本科生核心专业课程《动力气象学》。目前主要从事地形扰动动力学、对流启动及中小尺度动力学与数值模拟研究。
胡海波,山东省烟台市人,生于1981年3月,博士,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海气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方面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作为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厅支撑项目、国家公益性(气象)行业专项、国家基金委群体项目的骨干研究成员。
仇欣,男,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尺度动力学与数值模拟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围绕台风动力学与数值模拟等前沿科学问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在国际一流SCI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华丽娟,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教授课程:气候变化讨论课、 气候动力学引论、 气候统计方法和应用、 文献阅读课、 气候动力学、 文献阅读课(限地球学院608班学生选修,全年计1学分)、 文献阅读课(限地球学院608班气科院学生选修,全年计1学分)。
宋耀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 陆-气相互作用,陆面过程在极端气候事件中的作用;主讲课程: 流体力学,数值预报,动力气象,中小尺度气象学与数值模拟。
卢楚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环流异常及气候变率。近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南北半球大气质量涛动及其气候效应;(2)极端天气气候;(3)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其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气相互作用。
刘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 (1)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通过分析东亚海陆热力差异的年际变化特点,找到影响夏季风爆发早晚和强弱变化的原因,以及关键区域和时间段(Liu,2009)(2)全球尺度的年代际变化:通过分析全球的海温与大气长期资料,发现引起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的低频因素,主要为全球增暖信号、太平洋年代际信号(PDO)、大西洋多年代际信号(AMO),并且比较了三种模...
李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1)低纬度TC的形成、TC高空外流特征,以及TC强度变化方面。(2)针对陆面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可能影响方面做了“人为下垫面变化对区域风场的可能影响”、“三峡蓄水后对区域气候的可能影响”等研究工作;(3)对我国风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精度的风能评估、高时空分辨率的风能预报与预测技术方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