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技术 >>> 考古发掘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考古发掘相关记录28条 . 查询时间(1.287 秒)
赵春青,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新砦队队长、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考古遗址的发掘及研究等工作,参与及主持多项考古发掘工作。代表著作有:《新密新砦—1999-2000 年田野发掘报告》《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演变》《中华文明传真·原始社会卷》《新密新砦:1999-2000 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姜寨一期墓地再探》等。
黄敬刚,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考古专业学士、历史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先后在湖北省随州市博物馆、海南省文化广播体育新闻出版厅工作。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名物制度,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乐悬之制与礼制关系综合研究。曾任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培训部主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行政基建处处长,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
崔春鹏(1983.4—),男,山东烟台人,北京科技大学冶金考古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副研究馆员。入职以来,主要参加山西绛县西吴壁夏商时期冶铜遗址、山西绛县周家庄新石器时期遗址以及蒙古国中央省石特尔匈奴墓地等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研究方向为冶金考古、采矿考古。在《考古》、《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南方文物》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1975年11月出生,湖北省汉川市人。1998年6月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8年就职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历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考古研究部主任,2006年获考古发掘领队资格。2021年8月转至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授。
赵春青,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新砦队队长、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考古遗址的发掘及研究等工作,参与及主持多项考古发掘工作。代表著作有:《新密新砦—1999-2000 年田野发掘报告》《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演变》《中华文明传真·原始社会卷》《新密新砦:1999-2000 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姜寨一期墓地再探》等。
王晓琨(1973—),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1993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系,1997年7月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7~2005年,就职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整理工作;2003年晋升文博馆员职称(中级);2002年考入吉林大学,师从汤卓炜教授学习环境考古学,200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师从魏坚教授学习秦汉考古学,200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
杨帆先生,研究馆员,四川大学考古专业毕业,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曾主持完成了南华孙家屯墓地、呈贡天子庙墓地、泸西和尚塔墓地、鹤庆象眠山墓地、泸西石洞村及大逸圃墓地、临沧那蚌遗址等发掘工作,其中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入选“1999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已发表报告、论文20余篇,其代表作有《云南泸西县和尚塔火葬墓的清理》、《滇青铜文化的起源、年代及其崇拜》、《文化融合的见证—昆明羊甫头墓地》、《滇文化概...
朱忠华先生,副研究馆员,2009年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硕士毕业,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以来先后参加祥云清华洞、大理阳苴咩城、陆良薛官堡、东川玉碑地、祥云大波那等遗址墓地考古发掘,曾主持完成维西宗咱、通海兴义遗址考古发掘,通海兴义遗址考古发掘获评“2016—2017年田野考古一等奖”,2014年以来负责开展执行太和城遗址考古工作。发表有《云南祥云县清华洞遗址2010年试掘报告》、《云南祥云县大波那...
蒋志龙先生,研究馆员。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曾主持完成了会泽水城墓地、昆明西园贝丘遗址、晋宁小平山贝丘遗址、景谷南北渡遗址等发掘以及晋宁石寨山第五次发掘、澄江金莲山古墓群第二次发掘工作。已发表报告、论文30余篇,其代表作有《釜形斝研究》、《再论石寨山文化》、《滇国探秘》、《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第五次发掘报告》、《云南晋宁石寨山M71出土的叠鼓形贮贝器》、《云南晋宁县小...
闵锐先生,研究馆员,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一直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至今。曾主持完成了大理大丰乐、保山陶官、水富楼坝、祥云大波那、丽江大具为都等墓地和下关苗圃山、大理银梭岛、大理羊苴咩城址、剑川海门口、宾川白羊村、元谋丙弄丙洪、武定白马口等遗址的发掘。其中主持发掘的剑川海门口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入选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社科院 “六大考古新发现”;2014年度主持发掘...
胡长城先生,副研究馆员,吉林大学博物馆专业,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曾主持或参加德宏勐约棒遗址、昆明白塔村遗址、临翔那蚌遗址、个旧黑蚂井墓地、昌宁大甸山墓地、绥江南岸墓地、威信白岩寨墓地等发掘工作。已发表考古简报、报告、论文近20余篇,其代表作有《临沧那蚌遗址考古发掘简报》、《昭通水富张滩墓地发掘简报》、《昌宁大甸山墓地考古发掘简报》、《个旧市黑蚂井墓地第四次考古发掘报告》、《华宁小直坡墓地考古发...
汪常明,男,湖北通城人,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系副教授,博士;科学技术史(学术硕士)、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硕士生导师,科技考古方向学术带头人。目前研究方向为:科技考古(陶瓷、冶金为主)、少数民族科技史、中西科技交流史。社会兼职:广西科学技术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中国考古学会新兴技术考古专业委员会,会员(理事);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会员;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
赵文军,男,1966年8月出生于郑州市,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第三研究室主任,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河南考古学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1984年10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期从事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其中主持参与大型考古发掘项目有:巩义市宋陵,永城芒砀山汉代梁孝王陵,平顶山蒲城店遗址,平顶山应国墓地,连霍高速拓宽工程巩义段、渑池段古墓...
潘伟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队领队,从事考古工作20余年。现任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东汉大墓的考古领队、队长。长期以来,潘伟斌一直从事田野发掘和研究,曾负责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沿线文物的调查、文物保护方案的编制、安阳固岸北朝墓地等许多考古项目的考古发掘工作。他主持发掘的安阳固岸北朝墓地曾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重要考古发现,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荣立二等功。2010年...
辛革 女,汉族。1964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祖籍山东省安丘。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任华夏考古编辑部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和专业书刊的编辑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