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环境物理学 环境化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气象学 环境地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毒理学 自然环境保护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学术机构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相关记录448条 . 查询时间(3.159 秒)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环境理论化学与实验研究所是王文兴院士于2003年成立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之初确立的三个方向之一,用理论化学的方法研究环境问题一直是王院士的夙愿。将理论计算与实验有机结合一直是王院士追求的目标。环境理论化学与实验研究所的成立为实验这一目标奠定了基础。环境理论化学与实验研究所将量子化学计算、分子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研究环境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及生物体等典型环境中的形成与降解过程、环境...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大气环境化学研究所在学校与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良好的科研梯队,现有专职研究人员8人、海外专家1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3人,另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在济南和青岛建有国内先进的大气环境污染观测站,并在泰山顶建有区域大...
山东大学教育部南水北调东线河湖生态健康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于2019年,系山东大学设在中国北方最大淡水草型湖泊——南四湖的野外试验站,野外站学术带头人为国家杰青张建教授。野外站紧密围绕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需求,初步建成了由试验观测场和观测样地组成的比较完整的试验观测体系,形成入河口-湖滨带-湖区等不同生态系统全方位、系统化、网络式的监测分布格局。野外站主要针对跨流域调水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实验中心和原山东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的环境学科于2000年底组建成立。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个,拥有山东省水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水污染控制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研究...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流域绿色崛起水安全保障”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应用型和创新型的拔尖人才。本专业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立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面向全国和国际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前沿,在环境与资源利用...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和工程系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2个二级学科,还拥有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现有教职员28人,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讲师1人;其中长江特聘教授1人、杰出青年基金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在学科建设方面,环境科学和工程系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和理工学学科的优势,形成了以资源与环境污染的机理、过程、治理与修复等内...
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大湾区滨海大气环境与气候背景站(简称“研究站”),由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共建,是南方科技大学获批的首个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站立足大湾区“双碳”政策及广东省应对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需求,针对温室气体排放、海洋碳排放和海洋大气演化过程,开展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海陆源大气交互作用及海气交换等综合观测研究,旨在提高大湾区季风强降水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增强广...
广西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22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成立于1961年,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和其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总面积15133.33 公顷。根据2000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总体规划,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大功能区,其中核心区 4891.3 公顷,缓冲区 3668...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化学重点实验室2017年通过内蒙古科技厅批准正式成立。重点实验室凝聚了一批有志于发展环境科技事业、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及创新精神的研究人员,涵盖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内蒙古321人才;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内蒙古自治区教坛新秀等人选。近年来,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实验室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实验室人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
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 于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建设,2009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2019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运行考核。本中心的总体定位是:瞄准矿山生态修复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工艺,开展技术创新,承担重大工程,把中心建成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研究基地、实验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简称“清华环境研究院”)是清华大学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由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与清华大学共建,主要从事环境类科技创新活动。清华环境研究院总体目标是打造助力清华大学“建设国际一流环境学科”发展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以重大科技研发为基础、以成果产业化落地为导向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发和科技服务机构。同时,清华环境研究院致力于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环境科学发...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4月16日,挂靠环境学院,共建单位为人文学院、低碳能源实验室,绿色大学建设管理办公室是合作建设单位,对校内其他各院系开放。中心设管理委员会、管理团队、学术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杨斌副校长任中心管委会主任。贺克斌院士任中心主任,钱易院士任中心名誉主任。何建坤教授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和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分别任中心顾问委员会主...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在国家环保局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的环境工程设计院的基础上,经1998-1999学年度第13次校务会议批准,于1999年4月成立。它的成立是为了适应21世纪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加强清华大学环境学科群建设,利用清华大学学科综合优势,促成跨学科、综合性的环境科学研究与工程实验基地建设。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简称SMARC)于2011年3月经国家环保部批准建设,依托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13年11月通过验收,是我国环境领域以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为目标,面向国家环境管理服务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胡洪营教授。
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于2007年6月申建,2010年通过环保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审议并正式批准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牵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金城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E20环境平台)、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四家参加单位共同组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