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物理学 >>> 理论天体物理学 相对论天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 高能天体物理学 实测天体物理学 天体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会议中心 天体物理学相关记录167条 . 查询时间(3.201 秒)
2011年7月24日至8月3日,“2011引力透镜暑期班暨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成功举办。该暑期班暨研讨会旨在增进青年学者和学生对强、弱引力透镜理论研究和实测工作的了解,促进我国在引力透镜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次活动由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天文学会、上海师范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举办,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主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洛阳师范学院联合承办的“日地活动现象中基本等离子体过程”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6月21-24日在河南洛阳举办。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奥本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四十余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2010年11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总体部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织承办的中国科学院火星探测工程工作方案研讨会在合肥召开。会上,与会代表就我国自主火星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有效载荷的配置方案等问题进行了紧张而激烈的讨论,在若干问题上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形成了今后工作的基本思路。刘晓群最后表示,本次研讨会受到众多院所领导的重视,各单位积极参与,讨论内容具体切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
2010年8月18日至21日,“南极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in Antarctica)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会议由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主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中科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等赞助。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王力帆研究员、紫金山天文台杨戟研究员、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院士任组委会主席...
2010年8月18日至21日,“南极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in Antarctica)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会议由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主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中科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等赞助。本次会议通过27个学术报告和多个专题讨论,全面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开展的极区科考活动以及“中国南极天文台...
2010年1月28日,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依托我校建设)分中心主任会议在联合研究中心综合管理部(北京)召开。教育部科技司军工处处长张建华,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我校校长钟志华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大专项处处长谢更新主持。
以“空间探测暗物质粒子”为主题的361次香山科学会议2009年11月24~26日在北京举行。中科院詹文龙研究员、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陆埮教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杨戟研究员、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吴岳良研究员、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常进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第三届黑洞天体物理年会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主办,定于2008年4月26–28日在上海天文台天文大厦举行。会议将涉及黑洞天体物理研究的各个方面,兼及包含其它极端天体(如中子星、白矮星)的高能天体辐射;会议目的在于促进各地各学术单位之间的实质性学术合作,帮助研究生开拓视野、激发兴趣、选择课题。
Hot subdwarf stars are extreme horizontal branch (EHB) stars and pre-white dwarf stars. The EHB stars are core helium-burning stars with extremely thin hydrogen envelopes, and form the majority of bri...
2008年11月5-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核物理学术带头人孙扬教授发起并组织了一个小范围的国际研讨会,专门探讨了引力塌缩型超新星爆发机制及计算天体物理相关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在我国展开超新星爆发机制的研究创建了一个平台。待具备一定的条件时,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跨学科,跨单位的课题组,一个以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科学研究项目。
“李政道从事物理研究六十年学术思想研讨会”11月2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会见李政道院士。温家宝、朱镕基、李岚清、路甬祥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光召代表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朱光亚在会上作联合发言。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主持会议。人事部、科技部、文化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等部门有关领导出席。海内外物理界约700位华...
我国航天技术持续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以及空间探测奠定坚实的基础。空间的物理学研究将不仅带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而且将引领我国航天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效促进空间科学与航天科技水平的协调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利用“神舟”号飞船和返回式卫星,在空间材料和流体物理以及空间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根据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利用返回式卫是进行微重力科...
200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在站本部报告厅隆重举行了第三届“金秋学术报告会”。基地副总工程师、副研究员陈卯蒸,助理研究员周建军等人轮流主持了会议。虽然节气已经进入小雪,但会场内洋溢着一片热烈的气氛。
紫台主办第三届超快现象和太赫兹技术国际研讨会 2006年9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超快现象和太赫兹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召开。国际上THz研究领域的知名华裔科学家,部分来自欧、美、日等国的外籍科学家,以及国内开展THz技术研究的研究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达到70人。该会由紫金山天文台主办,美国伦斯勒理工大学(RPI)太赫兹研究中心、中科院物...
2007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承办的“观测天体物理前沿学术2007研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叶淑华院士、陆埮院士,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王宜、赵刚教授,台湾中央大学陈文屏教授和全国各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研讨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