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工程学 >>> 环境保护工程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水污染防治工程 固体污染防治工程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噪声与震动控制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环境规划 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会议中心 环境工程学相关记录1017条 . 查询时间(4.568 秒)
2019年1月25日,“居民燃煤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示范”国家大气重点专项2018年工作总结会暨农村地区燃煤清洁取暖研讨会在北京化工大学召开。科技部21世纪议程中心项目主任王兰英、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项目跟踪专家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王小明研究员,中国农业能源行业协会节能炉具专委会主任郝芳洲,北京中研环能检测中心主任杨明珍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计算中心等有关负责人与本领域的相关专家出席了...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我校承办的两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18年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项目“中国-东盟北斗卫星系统应用研究及研讨会”和2018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卫星与无人机在澜湄流域国家环境保护及防洪救灾等方面的应用”国际项目研讨会在我校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东盟十国的文莱代表、柬埔寨代表、印度尼西亚代表、老挝代表、马来西亚代表、缅甸代表、菲律宾代表、新加坡代表、泰国代表,...
2018年12月28日,我校在屏风校区举办2018年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学校副校长王敦球出席本次会议,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职工代表与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校教师、博硕士研究生等八十余人参加会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席北斗研究员、清华大学刘会娟教授以及浙江大学章春芳副教授受邀作了特邀报告。
为推动中国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国际保护生物学会中国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于12月15日在环境学院东一厅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保护生物学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生态文明新形式下中国保护生物学研究新动向,此次论坛是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主要承办,由生态所所长刘雪华老师组织和主持。论坛开幕式请到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领导侯德义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中国保护生物学会主席魏辅文院士,以及清华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
2018年12月7日,继2018年11月11日举办第一期明德绿色论坛—中国自然资源管理论坛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联合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在人民大学举办第二期明德绿色论坛- 中国环境信息公开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党委书记程春明、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政务公开与信息管理处处长许福成等与会并致辞,生态环境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王华作主旨发言。本次论坛...
2018年11月23日,“纪念改革开放40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圆桌论坛”在北师大英东学术会堂举办。校工会会员代表、女教授协会理事、女教职工委员会委员以及环境学院师生近百人参会。女教授协会副会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孙宇,协会秘书长、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仲鑫主持了论坛。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教代会执委会副主任刘建武,环境学院副院长孙涛致欢迎辞。
2018年11月20日,生物资源与能源环境发展论坛暨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管理研讨会在中汇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会议由江苏省科技厅主办,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协办。来自江苏省科技厅,农业、环境与新能源领域的19所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徐州市科技局等单位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交叉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相互作用、研究对象局限于地球浅表层等诸多问题与挑战,国家环境管理策略也由原有单一的环境污染源管理向跨区域多介质的环境系统质量管理转变,急需在地球系统科学的指导下,站在“地球关键带”高度上,探索水土协同污染的作用过程与机制,构建水土污染协同控制的科学创新体系。为响应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需求,促进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修复技术的发...
为期3天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2018年年会于2018年11月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圆满闭幕。本次年会以“创新引领绿色新时代”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韩正出席国合会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讲话。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在本届年会上表现活跃,并直接承办“美丽中国2035”主题论坛。
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今年9月29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于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标准体系建设、规范和引导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宣传贯彻相关要求,推动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科学制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于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制定技术交流会。全国各省(自治区、...
2018年11月1-2日,第六届全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在贵阳盘江饭店举办,这是沉积物环境专委会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学术年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沉积物环境专委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会议包括1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第一分会场:沉积物-水界面过程与地球化学;第二分会场:沉积物有毒有害物特征及行为与风险;第三分会场:沉积物污染控制与治理修复技术)、2...
2018年11月4日至5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上,由“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CASEarth)”专项和“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联合主办的“数字丝路”分会成功举办。 “数字丝路”分会旨在研讨地球大数据在服务“一带一路”环境变化监测和减轻灾害风险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关键领域的作用...
由中国工程院主办,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省科协承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单位协办的“中国工程院水污染控制国际高端论坛”于2018年10月25日-26日在杭州举行。论坛主席为侯立安、杨志峰院士。论坛开幕式由侯立安院士主持。论坛紧密围绕“水污染控制”主题,设有1场国际高端主论坛和4场分论坛,各类学术报告近60场。主论坛围绕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
2018年10月24日上午,我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简称“111计划”)的“三江源生态演变与修复保护技术创新引智基地”项目启动会在科技馆1号会议室举行。标志着我省高校入选“111计划”取得零的突破。启动仪式上,杨秉先生代表省外专局致辞;新西兰奥克兰大学Gary Brierley教授就如何做好引智基地建设,发挥外国专家的作用做了演讲。
2018年10月25至26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浙江省科协承办的中国工程院水污染控制国际高端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的十余名院士、近百名水领域专家学者,以水之名,论道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两天的会议中,将进行50余场学术报告和研讨。与会院士和专家们将分享水污染控制领域的最新国际研究成果、介绍了学术前沿动态、探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