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宗教学 >>> 道教 >>> 道教哲学 道教文献 道教艺术 道教史 道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道教相关记录973条 . 查询时间(1.217 秒)
中国古代养生实践路线与传统内家拳养生在《黄帝内经》开篇,黄帝就向岐伯请教养生之道。岐伯的答案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闵一得(1758-1836)是清代著名内丹家,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他是清代道教龙门派在江浙地区盛传期间,道教著作最为丰厚者;同时,他开宗创派,振兴金盖山龙门一派,成绩卓著。
举行一项斋醮科仪,往往要通过建坛、设置用品、涌经拜忏、踏罡步斗、掐诀念咒等来共同完成,这其中人(道士)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由他们(道教称酸坛执事)来完成的,这一切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斋醮科仪。
斋醮祈祷,古即有之。早在东汉以前,就有“斋戒”、“醮”、“坛”等的说法,这在《礼记》、《易经》、《高唐赋》、《史记》等书文中均有记载,说明道教斋醮科仪源于中国古代的祈祷仪式。
泰山碧霞祠道观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距今已有千年历史,1982年被定为全国重点宫观,1985年秋正式归还道教界管理。经过近30年的发展,泰山碧霞祠现已成为一座重要的道教宫观。泰山碧霞祠道观非常重视与社会发展相契合,并根据自身的特点与社会的需求,提出建设原汁原味的全真道观的理念,发展自身,服务人群,弘扬正信,而这也是全真道所一贯提倡的弘道宗旨。
教风建设关乎宗教的存亡,每一个教职人员都应慎重对待。在阴阳的运动、天地的气数的影响下,现阶段人们失去了本性,七情逞狂,物欲膨胀,社会的道德滑坡,人们自私自利的思想严重。
在道门内部,“风气”被赋予两层含义:作为修道者个人,应讲究仙风道骨、洒脱自然,不沾染世俗之气;而作为教团、宫观,则应该讲究道风纯正,严格遵守教义教理的规定,秉承比一般社会团体要求更高的组织规范和操守自律。
教风,是宗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表象,也是宗教徒观念、道德的显示,更是宗教徒信仰的表达。道教习惯称教风为“道风”。近年来,江苏道教界注重道风建设,建立道风建设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提升教职人员信仰层次和精神境界,树立了江苏道教新形象。
道教教职人员行为准则 ,2020年11月27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
道门祖师有云:“学道不持戒,无缘登真箓。”恪守道教戒律,是道教信徒得道成仙的前提条件。
天道承负     天道承负  道教  天道       2023/2/23 雷速公司共建数据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于净化人心,使人心神宁静,好善乐施,济世利人,从而为社会和人们的和谐共处起到积极作用。所以,道教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在善恶报应观上构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义。
返朴归真     返朴归真  道教  修行       2023/2/23 雷速公司共建数据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
柔弱不争     柔弱不争  道教  修养       2023/2/23 雷速公司共建数据
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太上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为用,道教徒信道学道,以柔弱的教义思想规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成就了万物,也成就了自我。其义理可谓简易却又是那么深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