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矿山工程技术 >>> 选矿工程 >>> 选故理论 选矿技术 矿石处理 选矿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选矿工程相关记录291条 . 查询时间(3.528 秒)
以铁尾矿和NaOH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无定型白炭黑,并研究了制备的工艺条件. 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所制白炭黑的物相结构、粒度、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白炭黑中的SiO2纯度为92.3%,化学结构为无定型的水合二氧化硅,形貌近似球状粒子,粒径在150 nm以下. 白炭黑的比表面积(BET)为108 m2/g,10%悬浮液中pH值为5....
新华含稀土磷矿浮选实验研究     磷矿  稀土  浮选       2009/11/4
采用反浮选工艺,研究了抑制剂种类及用量、捕收剂WF-01用量、浮选时间、矿浆浓度和磨矿细度等因素对新华含稀土磷矿浮选效果的影响,并对较佳浮选条件下获得的磷精矿和尾矿进行了稀土分析. 结果表明,浮选剂选用WF-01,工业硫酸不适宜单独作为此矿样浮选时磷矿物的抑制剂,而采用工业磷酸作为抑制剂和矿浆pH值调整剂,在磷酸用量9 kg/t、捕收剂WF-01用量0.8 kg/t、浮选时间9 min、磨矿细度8...
In this study, the possibility of bene ciation of chromite in the Elazg-Kefdag region by Multi-Gravity Separator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f beneficiation studies showed that commercial concen...
云南地处特定区域构造复合部位,构造格局宏观上控制了金成矿区带的分布.基于对云南境内区域构造格局和主要断裂构造特征的分析,阐述金的成矿特点,并划分为2大成矿域、2大成矿带和1大成矿区. 根据构造控制特征,又细划为12金成矿带,并对金矿资源和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物探、化探、遥感等成矿信息的分析研究.采用网格化单元法划分单元,运用多元数学地质理论和方法进行单元块综合信息的计算和单变量、复合变量的提取,界定找矿信息量值,建立综合成矿信息定量模型,优选成矿靶区和验证,其方法和理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因民铜矿非标准两段磨矿流程的负荷平衡进行重新计算,并且在实验室对新磨矿改造方案进行了试验,确定了新的磨矿参数.然后把实验室研究结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成功地对磨矿流程进行了优化,为其它的类似磨矿流程提供了改造优化范例.
采用拓扑学研究了基于钻孔数据的平(剖)面图自动生成算法问题,给出了层次型钻孔数据库的构建方法,介绍了钻孔勘探线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倾斜钻孔计算、简单地质界线追踪连接、断层等地质构造的人工辅助绘制等,并以安徽马鞍山高村铁矿和江西城门山铜矿的钻孔数据为例分别绘制了直孔和斜孔的勘探线剖面图。研究结果表明:钻孔数据剖面连图与平(剖)面图相互切割自动连图属于同一类型问题,都属于二维矿山散乱数据的可视化问题...
研究了一种新的浮选石英的捕收剂———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酰胺(即DAPA)的浮选性能和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H=6.5~8.5, DAPA的质量浓度为12.5 mg/L的条件下对细粒石英的浮选回收率最大,可达到92%以上;与十二胺相比, DAPA对石英的捕收能力较弱,对石英与赤铁矿选择性较强且DAPA不受水中Ca2+和Mg2+的影响; Fe3+可抑制石英的可浮性,当Fe3+的质量浓度...
以河南混合铝土矿浮选精矿泡沫为研究对象,分析铝土矿浮选泡沫的稳定原因。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进行三相泡沫的消泡研究。结果表明:油酸钠可以显著降低水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同时微细疏水矿粒在气泡表面的吸附降低了气泡表面的排液速率,并增强了气泡的机械强度,导致铝土矿浮选泡沫稳定;另外,转速对机械搅拌消泡有较大的影响,消泡效果随转速的提高而增强;磷酸三丁酯、Foamban-ms-575和BD3037对两相...
研究了球形、短圆柱形和短圆柱+球形3种磨矿介质对铝土矿选择性磨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直径球形介质对粗粒级铝土矿的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过粉碎,小直径球形介质的擦洗作用能提高粗粒级铝土矿的铝硅比;短圆柱介质对铝土矿磨矿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但对铝硅比的提高幅度较小,磨矿速率较低;短圆柱+球形介质具有球形介质和短圆柱介质的优点,既具有较高的磨矿速率,又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粗粒级的铝硅比,适合铝土矿选择性磨矿...
为了更好地分选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研究了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在乙黄药体系下的浮选行为,并选用氰化钾做调整剂进行选择性分离浮选试验,通过红外光谱测定矿物表面与药剂的吸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2~11时,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二者浮选行为相似,均有良好的可浮性;氰化钾可以很好地分离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氰化钾在脆硫锑铅矿表面未发生吸附,而在磁黄铁矿表面发生吸附,生成铁氰配合物,从而抑制了磁黄铁...
通过浮选实验研究了油酸钠、C7-9羟肟酸、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新型两性捕收剂YOA-15对锂辉石和绿柱石的捕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强酸性介质条件下对锂辉石和绿柱石具有一定的捕收能力,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不具有捕收能力; C7-9羟肟酸和油酸钠对这2种矿物的捕收能力相近,在中性条件下对绿柱石的捕收能力较强,在整个pH值范围内对锂辉石的捕收性能很弱; YOA-15在酸性条件下对2种矿物具有很...
通过对滑石纯矿物的浮选实验和动电位的测试,结合水解金属离子溶液化学计算,研究铁离子和亚铁离子对滑石浮选的影响,并探讨其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中存在的水解金属离子在滑石表面的吸附对滑石的非极性表面和极性端面产生不同的影响,使滑石ξ电位的符号由负变正,但滑石的天然可浮性不变;在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值与它的零电点之间,滑石的非极性表面变得亲水,导致滑石的浮选受到抑制。其疏...
针对某地高氧化率、微细粒不均匀嵌布、易泥化的难选钼矿石,提出粗细粒级分级分选新工艺,即原矿经破磨后将其中粒度小于0.020 mm的微细粒级部分利用水力旋流器分离出来,采用高效、节能的微细粒分选设备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分选,解决了该钼矿中微细粒级钼金属回收问题。以煤油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水玻璃为分散剂和脉石矿物抑制剂,考察给料量、循环泵工作压力、药剂用量等因素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通过浮选试验研究铁闪锌矿和毒砂在丁黄药作用下的浮选行为,以及Cu2+和有机抑制剂PALA对它们可浮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丁黄药作捕收剂,铁闪锌矿和毒砂在酸性条件下有良好的可浮性,在碱性条件下可浮性显著降低;经过Cu2+活化作用后,铁闪锌矿被强烈活化从而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同时毒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活化,铁闪锌矿与毒砂的可浮性差异仍然较小,达不到浮选分离的目的;有机抑制剂PALA对经过Cu2+活化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