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基础学科 水利工程测量 水工材料 水工结构 水力机械 水利工程施工 水处理 河流泥沙工程学 海洋工程 环境水利 水利管理 防洪工程 水利经济学 水利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知识库 水利工程相关记录7750条 . 查询时间(0.664 秒)
为了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态供水系统中供水效益的影响,弥补传统间接计算法不能全面考虑所有效益的缺点,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将生态生产系统的投入和产出转化为同一量纲,对生态供水效益进行量化研究,绘制生态生产系统能量图并建立能值分析表,计算生态供水效益分摊系数,从而计算生态供水总效益和单方水供水总效益。以南水北调东线应急供水受水区——京津冀地区为例,利用2015年的数据,计算得出该地区的生态供水效益分摊系...
针对突发污染事故中确定污染源时反向时间积分求解对流-扩散方程易导致计算发散的问题,通过建立目标泛函,利用伴随方法同时求解伴随方程和原方程,逐次迭代得到目标泛函的极值,以实现污染源的反演。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利用污染物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对污染源进行反演,其中污染源包括单污染源和双污染源。结果显示,计算值与解析解之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5%,满足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焦粉具有与活性炭相似的性质,可作为活性炭的替代材料应用于焦化废水处理。文章介绍了关于焦粉改性为焦粉活性炭以及直接作为吸附剂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总结了各研究焦粉投加量、焦粉粒径、吸附时间、废水pH值对焦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技术有待优化,其巨大的潜力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以江苏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为背景,研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监测评估方法。基于国家及江苏省相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后期扶持项目管理规范等,梳理了江苏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管理的框架体系和规范流程,并归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已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对项目监测评估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项目监测评估效率,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问题的整改提供评估依据。
以骆马湖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替代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比例折算法对骆马湖湿地生态服务的物质生产功能、大气调节功能、蓄水功能、水分调节功能、生物栖息地功能、水质净化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和科研文化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骆马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7.9亿元/a,其中蓄水功能价值最大,占全部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33.74%,是骆马湖湿地生态服务的核心功能;...
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模型对郑州市2007—2016年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期内,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由0.3336上升到0.7007,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水资源承载力等级由“差”提升到“较好”;(2)各子系统对水资源综合承载力的贡献逐年上升,其中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
以西部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分析为切入点,对园区污水处理厂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结果发现,由于存在综合管控与经济利益之间、治污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治污成本与治污收益之间的矛盾,使得园区污水处理企业经营举步维艰。提出建立以先进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科学合理的排水调度系统、创新发展的运行管理体制、分质按量的阶梯收费系统、强大有效的监督检查系统等为核心的综合管控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治理污染问题...
以城市自来水水质事故致因为研究视角,首先识别供水水质风险因素,并从单、双及多因素角度分析供水水质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再借助N-K模型对2008—2017年全国所发生的362起城市重大供水水质风险耦合度进行度量。结果表明:城市自来水供应动态系统中,水质风险率随着参与耦合的风险因素的增多而增加;管理因素风险是水质风险的内因,风险管控是规避水质风险的关键;环境因素风险对水质事故的发生起推动作用。
针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以及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提出的效率指标要求,测算海南省预期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评估用水指标的可达性。阐释了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综合应用时间序列法和灰色等维动态递补模型,对2020年和2025年用水指标进行预测,并将现状年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估2020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现状年下降27.7%、36.2%...
明确港口腹地演变趋势、分析港腹耦合协调度,对长三角地区港腹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量化港口系统—腹地系统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高斯烟羽模型在2006、2011、2016年3个时间节点上测算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影响强度,并对腹地范围进行划分,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港口系统和直接腹地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港口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以上海港为中心,各港口多极发展;港口腹地范围整体稳...
围绕国际上主要采用的两种水足迹评价方法:基于水足迹网络(WFN)方法和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两种评价方法在水足迹定义、评价流程、核算方法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异同开展对比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某乳制品企业为例,探索两种水足迹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WFN的水足迹侧重于“体积”,而基于LCA的水足迹更注重“影响”。两种方法虽然侧...
采用参数化方向距离函数方法,以拥有超过170家污水处理厂的1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的相关数据,估算污水处理过程中碳排放的影子价格,并将市场化方法引入碳排放相关政策的制定中,拟为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碳排放权的分配提供一个方法支撑,从而提高污水处理行业的碳减排效率,充分控制碳排放量。
针对水土保持项目正外部性、公益性等特点,建立水土保持效益估算模型,计算出包含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总效益,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投入比例、风险承担与合同执行度的Shapley值改进的效益分配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后,效益分配基数增加,改进后的效益分配模型衡量了利益各方的实际贡献,分配结果更加合理,使项目向帕累托最优迈进。
以2015年数据作为基准年数据,依据《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划的约束性指标,评估“十三五”期间高效节水灌溉和工业节水方面的重点领域节水潜力。根据重点领域的节水潜力及成本估算进行节水市场需求测算,分析近期合同节水管理发展前景和主要方向,提出2020年的合同节水管理市场需求预测及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提供...
开展水利立法后评估是完善水利法治体系、提高立法水平和立法成效、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水利立法后评估应当遵循客观性、公开透明、系统全面、注重实效的评估原则,可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社会调查等评估方法,从合法性、合理性、协调性、操作性、规范性、实效性6个方面对水法规进行评估。结合我国水利法治体系建设现状和水利立法后评估机制建设现状,应当健全水利立法后评估机制,统筹部署开展水利立法后评估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