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耕作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作物耕作学相关记录979条 . 查询时间(2.166 秒)
Rainfed smallholder agriculture in semi-arid environments of sub-Saharan Africa faces many challenges. Productivity of the smallholder agricultural systems has been on the decline in recent years. Con...
通过分析长武塬区农田生态系统内的土壤热状况来探讨该系统地气界面的能量传递的过程和特征,为陆面过程及大气边界层的研究提供参考。根据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本研究从反照率、温度梯度、土壤热通量及其与辐射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土壤热状况月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除10~20 cm层外,各层月变化在5月份及6月份上旬最小,11月份下旬到次年2月上旬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变化不...
The investigation consisted of utilizing boron compounds (BCs) as a synergist with ammonium polyphosphate (APP) in manufacturing flame retardant wood-polymer composites (WPCs).
此文以优质杂交稻‘宜优67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对优质杂交稻群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谷产量与栽植密度呈抛物线型相关,适宜的栽植密度为1 m2 21.43~25丛;随栽植密度的增加,最高茎蘖数和1 m2穗数增加,而成穗率和每穗粒数减少,于是合理密植的处理形成了较大的库容量;不同栽植密度间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则差异不大。(2)随栽植密度的增加,移栽后各时期的干物质生产力也提高,抽穗前积累...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转基因抗虫水稻在我国已经获得安全证书,且其他性状的转基因水稻也进入田间试验和环境释放阶段,因此,水稻的基因漂流备受关注。归纳和分析了近10年来国内外水稻基因飘流的数据和信息,分别包括向栽培稻品种、不育系和普通野生稻的基因飘流,明确了转基因向不育系的飘流频率最大,其次是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品种的飘流频率最小,并提出了向这三种类型水稻基因飘流的0.1%阈值距离。
籽粒灌浆期叶片的代谢情况对水稻最终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双向电泳技术探讨了两种不同氮肥施用比例下,籽粒灌浆不同时期叶片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共检测到32个出现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27个在后期适当增加氮肥施用比例的处理下上调表达,5个下调表达。依据蛋白功能可以将鉴定到的蛋白分为5大类即光合代谢(12个)、抗逆反应(5个)、激素合成及信号转导(5个)、细胞生长和分化(5个)、假想蛋白(5个)...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转入轮枝镰孢Fv-1菌株,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轮枝镰孢在玉米自交系B73根部定殖和生长的规律。土壤中的轮枝镰孢首先侵染玉米的须根等组织,并在其中大量增殖,随后沿主根向上侵染,以菌丝的形式扩展到地上组织。有些孢子附着在根表皮的纹理中,萌发形成菌丝而扩展;有的则向内侵染附着的细胞,然后再继续向周边侵染。由根内部向上侵染的菌丝多沿着细胞间隙上行,有些也会穿行在不...
为了评价云南水稻品种与国内外水稻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利用48个SSR分子标记对90个来自9个不同国家的水稻品种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69个等位基因(Na),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5.604个,变幅为3~10;共检测到159.775个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为3.329,变幅为1.578~6.090;每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366~0.836,平均为0.66...
简述了国内外近些年麦类作物水肥耦合研究的结果,总结了水肥耦合的含义、水肥耦合效应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产量,水肥利用率,光合及生理特性、土壤养分变化及作物品质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简述了国内外近些年麦类作物水肥耦合研究的结果,总结了水肥耦合的含义、水肥耦合效应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产量,水肥利用率,光合及生理特性、土壤养分变化及作物品质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以36个澳洲坚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持续干旱胁迫下测定其9项生理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云澳7号’、‘云澳24号’、‘云澳36号’、‘云澳32号’、‘云澳17’号为高度抗旱品种,‘云澳29号’、‘云澳2号’、‘云澳19号’为抗旱性弱的品种,其余品种为中度抗旱。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对36个品种的抗旱性与9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相对含水...
应用脱毒微型薯是当前马铃薯生产中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平均增产幅度在40%~80%。但由于脱毒微型薯价格较高,在生产实际中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植物生长点分生组织,在激素诱导下生长极性可以发生改变的原理,在马铃薯现蕾至开花前期,截取脱毒马铃薯中下部带有腋芽的羽状复叶,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6-苄基腺嘌呤(6-BA1)处理后,经过4~5周的培育,诱导...
为给赤霉素在小黑麦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选用小黑麦东农8809和东农956654为材料,研究了开花期叶面喷施赤霉素对小黑麦旗叶叶绿素含量、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赤霉素后,小黑麦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含量提高;叶绿素荧光动力增强,旗叶电子传递活性(Fm)、PSⅡ原初转换效率(Fm/Fv)、光化学淬灭(qP)提高,非光化学淬灭(qN)减少,光合功能增强,千粒重及产...
总结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进行的74个田间试验结果,分析目前条件下油菜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肥料表观利用率、生理效率及肥料对油菜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油菜农学效率分别为6.2 kg kg–1 N、6.3 kg kg–1 P2O5和2.6 kg kg–1 K2O;表观利用率为N 34.0%、P2O5 17.4%和K2O 36.9%,生理利用率为18.5 kg kg–1 N、35.5 ...
旱作春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是西部黄土高原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该区苜蓿(Medicago sativa L.)分布也非常广泛。持续的作物连作和多年苜蓿种植系统都存在很多问题。雨养农业系统发展的关键是最佳水分利用策略的应用。发展合理的苜蓿-小麦轮作系统对该区农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苜蓿终止时间严重影响土壤水分,所以在适宜的时间终止苜蓿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关于苜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