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寄生虫学 >>> 医学寄生虫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医学寄生虫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98条 . 查询时间(2.83 秒)
目的 评价新剂型氯硝柳胺乙醇胺盐自乳化微乳剂 (niclosamide ethanolamine salt self-emulsifying microemulsion, NSM) 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 方法 将NSM用脱氯自来水配成有效浓度为0.020 mg/L、0.034 mg/L、0.058 mg/L、0.100 mg/L、0.171 mg/L、0.292 mg/L和0.500 mg/L...
目的构建灰色GM(1,1)模型用于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预测。 方法 利用“华支睾吸虫病病例/症状监测系统”收集的黑龙江省桦川县2013年7月—2014年6月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监测数据构建时间序列,根据数列矩阵运算原理,采用EXCEL软件中的MINVERSE等函数对该资料进行拟合,确定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GM(1,1)预测模型并判断精度。 结果 2013年7月—2014年6月间共收集了271例华支睾...
对浙江省5例输入性疟疾误诊病例进行病原学诊断和鉴定。 方法 收集浙江省5例前期误诊为输入性间日疟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血样,进行镜检、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检测和巢氏PCR检测(采用疟原虫属特异性引物和种特异性引物),并将PCR扩增片段测序后,与GenBank中已有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 结果 5例患者均为自非洲的归国人员,其中3例归国前有疟疾发病史。镜检结果显示,4份血样为卵形疟原虫感...
本研究对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3个不同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课程通过题库命题组成的试卷及其实测数据进行了各项质量指标的比较分析。各专业试卷的α信度系数均大于0.70,试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基本均衡,其中专业2试卷的信度系数较低,主要是因试题本身质量及题库指标未能及时修订等造成。本研究通过分析表明,根据实测数据对题库中的试题及其指标进行修订,可提高题库命题质量,减小试卷间差异。
近年来抗疟药甲氟喹,一种氨基乙醇化合物,被发现具有很强的抗血吸虫作用,其特点是对不同发育期的血吸虫童虫和成虫的杀灭作用相仿。本文对近3年有关甲氟喹抗血吸虫和其他蠕虫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用多重PCR法分析西藏疟疾流行区察隅县常见按蚊的吸血习性,为下一步研究传疟媒介提供参考。 方法 2011年7~8月选择察隅县不同生态环境的3个自然村(日玛村、塔玛村和京都村),每个村在人房和畜舍选择8个点,采用诱蚊灯全通宵(20 ∶ 00至次日08 ∶ 00)诱捕法捕捉按蚊,次日清晨收集诱捕的蚊虫,经形态学鉴定蚊种,分析按蚊组成。收集饱血按蚊,分别提取单只蚊胃血的DNA,采用基于不同动物mtDNA...
了解福建省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现状。 方法 2007-2009年对全省9个地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点,调查对象为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用Kato-Katz法(一粪一检)粪检蛔虫、钩虫和鞭虫虫卵,分别计算3种虫卵的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同时收集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并将本次调查结果与1992年和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本次共调查了9地市49县(市、...
克隆、表达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TgPGAM2)基因片段,并分析其抗原性。 方法 提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TgPGAM2基因。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连接入pET30a(+)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E. coli)DH5α,阳性菌落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pET30a(+)-TgPGAM...
为观察不同剂量阿苯达唑对感染曼氏裂头蚴小鼠的疗效,将72只小鼠随机均分为A~H等8组,每鼠经口感染5条裂头蚴。感染后1周,A~C组小鼠应用阿苯达唑灌胃治疗1个疗程(2 次/d×7 d),阿苯达唑1个疗程的总剂量分别为1 700、2 500和3 300 mg/kg,治疗后1周剖杀;E~G组小鼠治疗1个疗程后间隔7 d,再治疗1个疗程,总剂量同A~C组,第2疗程结束后1周剖杀;D、H组小鼠仅灌服蒸馏水...
分析福建省土源性线虫感染及变化情况,为制定该地区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06-2010年对福建省漳州市浦南镇浦南村和邵武市鼓山镇鼓山村两个监测点,每年11月份收集3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粪便,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肠道蠕虫卵(一送三检);同时对同村3~12周岁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另外,随机选择粪检阳性者的10户家庭,每年采集其居所附近的菜地、厕所周边、...
分析广西10个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分离株基因型,及其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的同工酶谱特征。 方法 从感染者粪便中分离到的10个人芽囊原虫(BhGX1~BhGX10),体外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用已知的7对特异性序列标记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 STS)引物PCR扩增,来鉴定基因型。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观察口服不同剂量三苯双脒对小鼠横纹肌中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作用。 方法 8周龄BALB/c小鼠88只,随机均分为11组,每鼠口服感染旋毛虫成囊期幼虫50条。感染后第29天,分别口服三苯双脒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和500 mg/(kg·d),1次/d,连服6 d,同时设不服药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小鼠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第7天,剖检各组小鼠,分别取膈肌、...
构建周期型马来丝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mCP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mCPI,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反应。 方法 以周期型马来丝虫总RNA为模板,逆转录PCR (RT-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与pGEM-T Easy克隆载体连接,筛选出阳性克隆,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后,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pcDNA3.1-BmCPI表达载体。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
观察吡喹酮、三苯双脒、左旋咪唑、蒿甲醚、青蒿琥酯、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体外对华支睾吸虫成虫的作用。 方法 70只大鼠于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50~100个/只)5~7周后解剖,从胆总管内采集华支睾吸虫成虫,亨氏盐平衡溶液培养。取24孔培养板,每孔放置华支睾吸虫3~4条,加入不同浓度的上述药物,于药物处理后1、4、24、48和72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成虫的活动和形态变化。 结果 吡喹酮可迅速减弱...
采集未经治疗的间日疟患者血样,滤去白细胞后浓集含虫红细胞,提取总RNA,用SMART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全长cDNA文库。测定cDNA文库库容,蓝白斑筛选,计算重组率。随机挑选48个菌落,用M13+/-引物进行PCR鉴定插入片段大小。构建的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全长cDNA文库原始库容为1.14×106,重组率为97.2%,重组子插入cDNA片段大小为900~2 500 bp。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