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寄生虫学 >>> 医学寄生虫免疫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医学寄生虫免疫学相关记录805条 . 查询时间(4.929 秒)
通过纵向观察和分析围栏封洲控制血吸虫病疫情,为控制湖沼型血吸虫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8—2014年湖北省公安县采用围栏封洲措施防治血吸虫病的18个村开展纵向观察,分析人群和耕牛感染情况和钉螺情况。 结果 2008—2014年,实施围栏封洲地区的血吸虫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人群感染率从2008年4.43%下降到2014年0.81%,期间没有出现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报告。耕牛感染率从2008...
了解淮河入江水道上段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和传播风险。 方法 采取查阅文献、现场勘察法了解淮河入江水道上段布局、水位变化、行洪情况。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对淮河入江水道上段内的5个固定点和5个可疑环境点开展钉螺监测;在金湖站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开展钉螺扩散监测。采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对淮河入江水道上段内的渔船民和集散地人员进行血吸虫病监测,阳性者采用Kato-Katz法(1粪3检)进行血吸虫病...
巴贝虫的感染伴随着复杂的免疫应答过程,现有的研究显示机体的免疫力与巴贝虫感染的发生、发展、愈后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主要是从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固有免疫应答及B细胞、T细胞等的获得性免疫应答等方面来阐述机体感染巴贝虫后的免疫作用及其机制。
分析4个旋毛虫地理株肌幼虫的虫体抗原、排泄-分泌抗原的蛋白组成和免疫学特性。 方法 昆明小鼠16只,每只感染旋毛虫肌幼虫300条,45 d后人工消化法收集旋毛虫肌幼虫制备虫体抗原,幼虫体外培养获得排泄-分泌抗原。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分析虫体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的组分,并用感染小鼠血清和旋毛虫病、血吸虫病、华...
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建立氯硝柳胺在小鼠血浆、肌肉和皮肤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用于药代动力学,为氯硝柳胺抗尾蚴侵袭新剂型的研究及药物残留测定方法的建立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方法 采用丙酮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氯硝柳胺,以对硝基酚为内标,以两者的[M-H]-准分子离子峰m/z 3...
目的 确诊1例国内感染田鼠巴贝虫的病例,对患者周边同事进行调查,初步了解田鼠巴贝虫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方法 提取患者及相关人士血液DNA,共计121份,进行巢式PCR鉴定。以扩增患者18S rRNA基因为分子标记,与GenBank中各巴贝虫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最大似然率法(maximum likelihood)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亲缘关系。 结果 患者感染田鼠巴贝虫病,患者周边同事共40...
研究长角血蜱两性生殖株和孤雌生殖株幼蜱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 方法 将长角血蜱两性生殖株和孤雌生殖株饱血幼蜱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观察发育历期和积温,采用拟合模型方程求出两性株和孤雌株幼蜱发育的零点温度,计算幼蜱发育的有效积温。 结果 长角血蜱两性株和孤雌株的发育零点分别为14.89 ℃和14.95 ℃,平均积温分别为(265.08±99.37)日度和(306.90±176.24)日度...
目的 对两种快速、简便能区分诊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筛选基于恶性疟原虫富组蛋白Ⅱ和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筛选到的单克隆抗体C6E9和G4C9,并将其同时吸附于样品垫;将单克隆抗体B2G10(针对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和C6H11(只针对恶性疟原虫)分别划线包被于同一硝酸纤维素膜适当位置, 制成免...
弓形虫感染人体后,尤其是免疫低下或免疫抑制的患者,常造成严重损害。在众多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弓形虫感染率非常高,欧洲国家弓形虫抗体的阳性率在10%~80%不等,我国弓形虫抗体的阳性率在0.3%~10.0%。弓形虫感染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很多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弓形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有动物实验证实弓形虫感染有助于保护机体,延缓疾病的进展。该文就弓形虫感染的...
从嫩江流经齐齐哈尔的水域捕捞野生淡水鱼,采用人工胃蛋白酶消化法获取淡水鱼体内华支睾吸虫囊蚴,灌胃感染昆明小鼠50只(35~40个/鼠),同时设对照组(10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感染后第5、10、15、20、25和30天处死小鼠,每次8~9只,解剖后分离虫体,固定染色后镜下观察。同时收集小鼠粪便,漂浮集卵法收集虫卵。结果发现,感染组小鼠感染成功率为96%(48/50),感染后第5、10、15...
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197例,均为输入病例,其中恶性疟154例(占78.2%)、间日疟18例(占9.1%)、三日疟2例(占1.0%)、卵形疟23例(占11.7%)。病例中男女比例为97.5 ∶ 1,患者平均年龄为(37.8±9.9)岁,其中非洲回国人员183例(占92.9%);以农民、民工和工人为主。全年均有病例报告,5月份报告病例数较多(28例)。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4 d,2...
克隆、表达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疫苗候选分子-裂殖子表膜蛋白MSPDBL2 (PF10_0355)的DBL2结构域,并分析其抗原性。 方法 PCR扩增实验室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标准株3D7的基因组DNA,采用无缝克隆技术快速连接目的片段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DBL2,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l(DE3)中,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
探讨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为载体构建细粒棘球蚴口服活载体疫苗的可行性。 方法 将细粒棘球蚴Eg95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YA3341中,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Eg95,并用PCR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先后电转入减毒沙门氏菌X3770和X4550,获得重组菌株St-Eg95,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菌Eg95蛋白的表达...
分析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重组组织蛋白酶L(CatL)的免疫反应性,以及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 方法 诱导含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FhCatL的大肠埃希菌BL21(DE3)宿主菌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以感染肝片形吸虫山羊血清为一抗,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免疫反应性。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重组蛋白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
探讨粉尘螨变应原Der f 1 mRNA疫苗对哮喘小鼠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 方法 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10只/组),分别为PBS组、Der f 1 变应原致敏组、Der f 1 变应原免疫治疗组、β-actin mRNA免疫治疗组和Der f 1 mRNA免疫治疗组。分别于第0、第7和第14天,PBS组小鼠腹腔注射PBS,其余4组小鼠则腹腔注射10 μg Der f 1进行致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