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纺织科学技术 >>> 服装技术 >>> 服装设计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服装设计相关记录43条 . 查询时间(0.692 秒)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有着35年服装设计办学经验,于1985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1996年开始全日制本科招生,2013年更名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14年开始硕士研究生培养,迄今培养专业人才三千余名。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服装与服饰设计,Clothing and clothing design,专业特色:服装与服饰、个人形象的设计,服装营销与服装表演的创意策划与设计。
为揭示服装松量与虚拟试衣、服装样板设计的关系,以松量分类为基础,分别从松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及松量表征等3 个层面解析服装松量设计。归纳了松量表征方法的特点,阐述了松量表征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松量在虚拟试衣和服装样板设计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有效的松量设计应充分考虑人体着装形态、服装合体性及舒适性等因素,松量的直接表征和间接表征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服装与人体间的关系;应将松量充分结合至虚拟试衣和服...
针对游泳溺水事故频发和传统泳衣缺少安全防护功能的问题,以泳池环境为测试条件,研究开发了在突发溺水时可及时充气上浮的漂浮自救泳衣。首先依据小苏打与醋酸接触快速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确定充气原理;然后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制作气囊储存气体,用热熔胶接法固定气囊、圆软管与旋钮式气阀的气囊充气结构,保证气囊的气密性;最后对泳衣结构、色彩、面料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原料配比关系是气囊浮力值的关键...
为实现青年女性颈肩部形态的自动识别,首先基于202名在校青年女性的三维点云数据,测量了15个颈肩部形态相关参数,通过分析确定出离散程度较大的形态参数,包括肩斜角、背入角、肩矢额径比和腋下矢额径比;然后结合这4个重要体型参数,对青年女性颈肩部形态进行细分并建立各类体型的分类规则;最后基于青年女性正面与侧面二维照片,通过提取人体轮廓和识别特征点获得颈肩部体型分类所需参数,根据体型分类规则实现颈肩部形态...
为解决翻领松量计算精准性及翻折领通用结构设计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翻领松量结构模型的翻折领结构设计方法。通过构建翻领松量结构模型确定了翻领松量计算系数,对6种不同状态下的翻领间隙量变化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依据翻领间隙回归系数模型确定了翻领松量计算给定常数,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并推导出翻领松量计算公式。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公式计算的翻领松量提高...
针对现有矿工服舒适性与安全性不足等问题,从服装材料、结构以及功能模块等方面提出改良设计。从抗静电、阻燃等角度出发,选用银纤维混纺面料作为新型矿工服的主要材料。基于人体工学对影响穿着舒适性的服装部位进行重新设计。并从井下工作安全性需求出发,在矿工服右前胸位置加入瓦斯监测及警示模块。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模拟井下高温高湿(温度为35 ℃,湿度为70%)环境,在七分制主观评价中该新型矿工服比传统矿工服高1....
为提高女性裤装的合体性与舒适性,采用三维测量法、图像测量法及手工测量法相结合的方式,对236名18~25岁的青年女性腿部形态进行测量,获取20个相关特征变量;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到影响腿部形态的主要特征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得到青年女性腿部形态的分类结果;最后结合膝曲角的正负归纳出各类腿部形态的辨别规则并进行辨别验证。研究得出:影响腿部形态的主要特征因子有水平围度因子、长度因子、小腿围度差因子、腿部曲...
衣袖作为服装零部件之一在服装整体造型中重要的作用,袖型的设计变化能完善整体、体现创意及展现流行趋势等。文以分割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袖型类型的界定,选取装袖为主体,分析其结构特点及变化因素,采用实物制作和作品案例的方法,从造型变化、装饰特点和设计应用三方面分析了分割线在袖型结构变化中的设计及应用,总结出分割线赋予袖型丰富的设计内涵和造型表现力。掌握分割线在袖型结构变化中的设计及应用,才能更好地把握袖...
在探究传统文化的时尚化设计语言进程中,文章首先界定新中式服装的基本概念,再以南京云锦为文化铺垫,选取云锦纹样这一视角,剖析其发展历史、纹样特征,总结在新中式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方法。研究认为,云锦纹样在新中式服装的设计运用过程中,需传承其经典的“章法格局”、民俗寓意,从以面覆盖到以点装饰、从二维图案到三维肌理方面探讨具体的应用方法,构建新中式服装的新型表达方式,为其他传统纹样在服装中的设计应用提...
湛江傩舞是湛江地区最古老、也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中的面具,是湛江傩舞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充满文化符号象征意味的服饰器具。文章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麻章和雷州部分地区中的傩舞进行实地考察,以傩舞面具为研究切入点,运用符号学的系统构建方法与相关理论知识,着重分析和归纳了湛江傩舞面具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研究表明,湛江地区的傩舞面具有崇雷敬雷的符号象征,隐喻着“神”...
为推进小众设计师品牌、Showroom、买手店三者所组成的买手产业链发展,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相关模型,从产业链视角识别发展瓶颈,为企业提供优化策略。通过文献研究、企业实践及深度访谈,梳理产业链中直接影响整体运作的指标及其权重,用Vensim软件绘制模型存量-流量图,建立相关关系并验证。结果表明,小众设计师品牌吸引力、Showroom服务水平、店铺销售能力可作为评价各子系统的KPI指标,其中Sh...
《良友》画报中对运动女装的展示,一方面对中国现代运动女装的发展起到图说效果,另一方面对中国女性的着装方式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目前对于《良友》画报中运动女装的研究甚少。通过对《良友》画报中运动女装的图像信息进行结构分析,再对中西方运动女装进行对比研究,文章认为:中国现代运动女装的转型期在1926—1929年,1929年以后完成现代运动女装的转型,这较之西方现代运动女装的确立有后发优势。中国现代运...
文章以近代民众对于服饰变革的反应与着装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近代文献及各地方志中的史料进行研究。发现当时民众对于西装的态度存在支持、反对和辩证三种类型,其中反对的声音最多;发现民国后期全国各地穿西装者普遍增多,与此同时西服业规模逐步扩大。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国货面料制作西装解决了利权外溢的问题,关键在于发展中国民族毛纺织业,价格问题亦会迎刃而解;同时相对长袍马褂而言,穿西装更适合近代国人的工作与生活方...
为探究清代汉族女袄的结构比例规律,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28件清代中后期女袄藏品实物为研究对象,选取1件对收藏标本进行系统化测量与结构图复原,选取27件对收藏标本进行图像、数据资料综合整理,对上述28件标本进行结构比例的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在女袄整体廓形比例中黄金分割比例(1∶1.618)、1∶3、1∶2 、2 ∶3比例应用较多;在女袄衣身比例中2∶3和1∶1比例应用较多;在女袄袖部比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