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世界经济学 >>> 国际经济关系 >>>
搜索结果: 76-85 共查到国际经济关系相关记录85条 . 查询时间(2.164 秒)
韩彩珍,女,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1991年3月—2003年6月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软科学研究所;2003年7月至今,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合作、东亚区域合作。
陈以定,男,1978年生,安徽和县人,博士、副教授、安徽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安徽大学首批优秀人才(俊才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国际经济关系。
研究方向:决策分析,冲突建模,资源环境管理,国际贸易摩擦,国际经济关系,供应链管理等。
仲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贸易理论与政策。论文及著作:1.《国际商务与管理》,SCI,SSCI,AHCI,中国社会科学;2.《世界经济行情》,SCI,SSCI,AHCI,中国社会科学;3.《外贸函电》,SCI,SSCI,AHCI,中国社会科学;4.《WTO框架下的中国非关税措施》,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2007...,SCI,SSCI,AHCI,中国社会科学...
窦祥胜,男,1963年2月生,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承担的主要教学课程: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计量经济学等。 科研成果:目前已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文章40余篇,出版有代表性的专著《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一本。曾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一项。
娄芳,是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管理大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理论与转轨经济理论,教学课程有转轨经济学、国别地区经济、国际产业政策比较。
综合外电2010年1月15日报道,世界银行(World Bank)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Justin Lin)14日向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发表演讲时警告称,全球经济可能将遭遇二次衰退。 林毅夫表示,“经济复苏的根基是十分脆弱的”。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2009年11月12日在参加“2009中关村论坛”时表示,“中美两国共同的利益是主要的,相信两国领导人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为了促进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政府官员及政策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将于2009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中国海口合作主办以“后危机时代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就“新兴经济体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深层次根源与内部结构性失衡”、“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转型的核心目标与路径选择”、“后危机时代新兴经...
3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hina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获任该中心首任执行副理事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