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 语音学 语法学 语义学 词汇学 语用学 方言学 修辞学 文字学 语源学 普通语言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普通语言学相关记录379条 . 查询时间(3.539 秒)
陈云龙,1991年江西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和学历。2002年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进修方言学,师从张振兴研究员。2012年赴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潘悟云教授,获博士学位和学历。
杨尚贵,男,1956年4月生,山西应县小石村人。大学本科学历,教授。1964年9月至1971底,在本村七年制学校读小学、初中。1972年3月至1973年底,在应县下社中学读高中。
项菊,女,1966年生,江苏苏州人。文学硕士,教授,硕士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语言学教研室主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湖北省语言学会理事。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负责人。201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访学。主要讲授现代汉语、口语表达学等课程。
赵华,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生导师,MTI专业硕士生导师,亚非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韩国国立济州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客座教授,韩国庆熙大学访问学者,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访问学者。天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韩汉双语翻译教学团队”主持人,国家级一流专业韩国...
周利娟,博士,教授,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语言学理论研究,主要研究的领域有:哲学与语言的关系、人类思维与语义表达及其理据的关系、网络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规约性及社会心理等。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3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1部。
王贵元,1959年出生,山西省平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1983至1985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专科学校任教。1988至199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1995至今,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研究方向:(1)文字学;(2)词汇学。发表代表性论文和主要专著多篇。
陈满华,1963年出生,湖南安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隐性否定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就词汇而言,隐性否定指某些词汇一般呈现肯定意义,但在具体语言使用中却表示否定意义。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体认语义观,对英语隐性否定作了探讨。研究发现,英语隐性否定主要包括方位、范围、距离、丧失、空缺、节点和维度等七种情形,涉及介词、名词和形容词等不同词类。这些英语词汇隐含的否定意义是其基本肯定义延伸的新义,该否定新义具有体验和情感双重属性。否定新义的产生既有认知主体体验...
任务式互动与二语语法习得之间的关系是二语习得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整合分析最近10余年来关于任务式互动与二语语法习得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任务式互动对二语语法习得有较强的促进作用;(2)任何类型的互动任务都会对二语语法习得起促进作用,但效果有差异;(3)任务的必要性特征影响习得效果;(4)习得效果与测试方式有关,书面测试效果好于口语测试;(5)语言学习环境影响习得效果,...
为满足生态话语分析的需求,本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的衔接与连贯理论进行了生态化的审视和拓展。本文指出,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衔接与连贯系统包括三个处于合取关系的子系统:一是作为话语生态取向判断依据的“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二是作为话语生态取向判断内容的外部条件,即对话语的生态取向有着必然影响的语域三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是作为话语生态取向判断内容的内部衔接手段,即在语篇的推进中起组织...
顾黔,江苏泰兴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方言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方言地理学研究,主编《江苏方言研究丛书》,出版《通泰方言音韵研究》、《汉语方言共同音系研究》等专著,在《中国语文》、《方言》、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
沈园,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留校任教至今(2012年起任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计划(2004-2005)。研究兴趣为(形式)语义学、句法/语义界面研究。近年来研究课题主要有:焦点界面机制研究、语境依赖性研究、量化研究、时体研究、跨语言语义研究方法等。专著《句法-语义界面研究》获第五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奖(...
覃修桂,1957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翻译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获奖情况:1.1994-1995学年度广西师大“甘树北教育基金奖”。2. 1994-1996学年度广西师大“优秀教师”。3. 1997年桂林市教育工会十佳“师德标兵”称号。4. 199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英语教学交际系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二等奖。5. 2002年度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6....
徐国珍,女,195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曾任中国修辞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阅读与鉴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会理事、华东修辞学会理事、浙江省修辞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杭州市城市文化陈设联席会议特聘专家;杭州市讲师团成员;杭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外聘专家。
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及多模态语用分析框架,从非语言层面、信息载体、与语言层面的关系、语言层面四个方面构建了即时通讯多模态语用分析框架。通过对QQ和微信群语料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即时通讯交际中,模态的使用与聊天内容和交际者身份有着较大的关系。文字模态是主要呈现方式,其次为表情符。模态间在语用上呈现互补和非互补关系,以互补关系为主,表现为强化、凸显、说明、表态关系。多种模态的选择符合了语言的顺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