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空间天文学 >>> 红外天文学 紫外天文学 X射线天文学 γ射线天文学 中微子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71-285 共查到空间天文学相关记录952条 . 查询时间(4.936 秒)
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为第一单位,国家天文台总部为第二单位,包括南京大学、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Observing the release of twist by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a solar filament eruption”于2016年6月16日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在线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
2016年6月7日上午,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全体会议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中美人文交流机制中方主席刘延东副总理及中美人文交流机制美方主席约翰·克里国务卿共同主持本轮磋商全体会议。他们阐述人文交流观点主张,展望两国未来合作愿景。机制双方协调人——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和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斯坦格尔汇报本轮磋商主要成果。陈骏校长应邀出席本次会议。会议期间,陈骏校长与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等美国高校代表...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青年团结论坛于2016年5月20-21日顺利召开。论坛由紫台青促会携手紫台团委和人教处共建,旨在促进不同岗位、不同团组、不同地域年青职工认识和交流,打破房间、团组和部门等诸如此类“围墙”,实现从陌生同事向熟悉同事、甚至知心好友的渐次升华,实现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和成长。论坛采用两种活动方式,分别为20日学术活动和21日户外活动,多层次促进紫台青年同事之...
有140余位研究人员参加的费米望远镜超新星遗迹项目旨在探索超新星遗迹在高能波段的性质,这有助于科研人员理解超新星遗迹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宇宙线的起源。该巡天项目组已于2016年5月24日在ApJS(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发表了他们的首个超新星遗迹源表文章
紫金山天文台林厚源博士获COSPAR(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青年学者杰出论文奖(Outstanding Paper Award for Young Scientists)”。COSPAR主席L.A. Fisk教授在2016年4月28日签署的信函中正式通知,该奖项将在2016年8月召开的第41届COSPAR科学大会期间宣布。“COSPAR青年科学家杰出论文奖”从2008年开始颁发,随COSPAR科学...
2016年5月8日至11日,由我校主办的“科技部973项目‘伽玛射线暴与相关前沿物理研究’2016年学术年会暨后三年项目启动会”在桂林召开。我校副校长吴志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汇报、交流了科技部973项目“伽玛射线暴与相关前沿物理研究”的研究进展,并部署后三年项目工作计划。会议还针对国际前沿研究课题快速射电暴、引力波、高能中微子相关天体现象及即将发射的伽玛射线暴偏振探测器Polar等开设专题研讨...
“无尾彗星”首次发现     无尾彗星  天文学       2016/5/3
天文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太阳系内发现了一个轨道与彗星类似但没有彗尾的天体,其独特性质可能会为揭开太阳系形成和进化的奥秘提供线索。 大多数彗星由冰和其他冰冻物质组成,且多形成于太阳系边缘的寒冷地带,当它们靠近太阳时,构成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蒸发,并反射太阳光而形成长长的“尾巴”。 美国夏威夷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最初在2014年发现了这颗代号为C/2014 S3的...
2016年4月14日,由紫金山天文台青促会、中科院暗物质与空间重点实验室及紫台科技处主办的紫台西天取经论坛第二期——“耀斑X射线偏振”研讨会在紫台顺利召开。随着“天宫”二号升空临近,其搭载的X射线偏振测量仪(POLAR)也即将投入使用。为了能够尽快完成POLAR卫星首批数据处理,同时也为促进和推动开展交叉学科合作,我台太阳高能团组青年科研人员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POLAR项目研究小组成员,共同参...
我校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祥玉教授课题组在利用宇宙中微子检验相对论基本原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TestingtheEquivalencePrincipleandLorentzInvariancewithPeVNeutrinosfromBlazarFlares”为题,以南京大学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发表在国际著名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
2016年4月5日下午,国际著名空间和大气化学专家、英国利兹大学化学研究与创新中心主任、Priestley国际气候中心副主任、2005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反应机制动力学奖获得者John Plane教授在水上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宇宙尘埃、彗星、流星和气候”(Cosmic Dust, Comets, Meteors and Climate)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为“地球和空间科学杰出讲座”系列报告...
暗物质晕附近的中微子由于钱德拉塞卡动力学粘滞效应会形成一个不对称的分布,这个现象称为中微子尾波。近日,国家天文台朱弘明博士、陈学雷研究员等人发现,通过观测尾波,中微子的等级问题(hierarchy problem)以及手征性(chirality)问题可能得以解决。该工作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 Rev. Lett. 116, 141301(2016))。PRL审稿人给予...
银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孤独的,有一些小星系就像卫星一样围绕着它,也因此被称作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在南半球,不需要借助望远镜,就能轻易看见天空中的两个云状的天体结构,它们就是银河系卫星星系中的两大代表——位于16万至20万光年之外的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这些小星系是由什么构成以及如何形成,是目前热门的研究方向。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Jithesh Vadakkumthani博士和他的合作导师王...
空间科学开展宇宙、生命的起源演化和基本物理规律的前沿探索,是当今自然科学重大发现与突破不断涌现的热点学科。在刚刚闭幕的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作为今后五年中国将重点突破的基础前沿科学领域被列入了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我国空间科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天文大科学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共同建设。将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天文领域在我国天文学科布局领域集中、队伍集中、装置集中的显著优势。对中科院天文领域的重大事项实行“五统筹”管理,即统筹配置队伍资源条件、统筹制定重大装置规划、统筹组织重大前沿研究、统筹运行重大观测装置、统筹发展重大技术平台;实现“两共享”,即观测装置和技术平台高效开放共享。
2016年3月1日,西澳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常务副校长罗宾·欧文斯(Robyn Owens)一行访问我校。潘毅副校长热情会见来宾,陪同会见的有我校模式动物研究所、医学院及国际处代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