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质力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地质力学相关记录392条 . 查询时间(0.443 秒)
张世涛,男,1965年9月生,汉族,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分配至云南区域地质调查队,从事区域地质与矿产调查工作。1997年获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1996年9月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造山带地质学与沉积学。1999年6月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
梁永宁,男,1957年出生,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教授、景观地质专家。研究专长:旅游地质、世界遗产、地质公园。1985.1 硕士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地质系,留校任教,1998.12-1989.12 加拿大布罗克大学访问学者,1990-1998 任教于昆明理工大学,1998.12-1999.12 美国威斯康昨天在学访问学者,2000-至今 任教于昆明理工大学多年从事地质教育和研究,主要研...
通过把地层格架信息作用于立体层析Fréchet导数矩阵,使得更新后的速度模型呈现出符合地质规律的块状特征.地层格架信息基于立体层析反演中得到的反射点位置进行非规则B样条插值拟合得到,因此在反演中它将会随着反射点位置的更新自然得到更新.与前人提出的保边缘层析算法或多层立体层析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地层格架正则化无需引入混合正则化项或定义某种复杂的混合速度格式,更为直接也更容易实现.理论和实际数据算例证...
谷天峰,男 副教授,博士学位,1978年06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9月至今,西北大学地质系教师。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访问学习。主持承担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合作课题十余项,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部级6项,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参与了多项国家重要工程的建设以及...
吴汉宁,教授(研究员) 学历:博士研究生。男,汉族。1956年12月29日生于陕西汉阴。1973年12月毕业于宁陕中学;1974年3月至1978年8月在宁陕县贾营公社插队劳动;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地质研究所学习,于1985年7月和1988年8月分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9月起在西北大学地质...
王家鼎,男,1962年7月出生,陕西省蓝田县人,1983年7月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今长安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获工学学士,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地震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获工学硕士,后留所从事科研工作。1994年8月调入西北大学工作至今。其中,1996年9月—1999年6月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获工学博士。1999年5月—2001年4月在吉林大学...
2017年7月10日上午,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地质力学研修班开学典礼在石大高端培训中心举行。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曾义金、院长助理丁士东,中国石油大学副校长庞雄奇出席开学典礼。庞雄奇在欢迎辞中向培训学员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及办学特色,希望学员们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学以致用,以优异工作成绩回馈企业。曾义金强调岩石力学是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基础,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提升是员工职业规划中的...
2017年6月30日,中国地质大学地空学院蔡建超教授于国际著名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IF=7.051)上在线发表了综述论文《饱和多孔介质中电导率模型的研究进展》(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odels in saturated porous media: A review)。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12年科研获奖汇总表。
2016年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胡夏嵩,中共党员,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地质工程系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青海省首批“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培养领军人才入选者,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领军人才,青海省“昆仑英才”计划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优秀专家,青...
2016年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科研项目立项一览表。
巷道顶部围岩受力系统是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大系统,尤其是层状围岩的突变失稳问题更是目前实际工程中的难点和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基于层状围岩稳定性地质力学模型和势能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弯折失稳破坏的尖点突变模型,注重研究系统状态发生突变时外界的控制条件,主要阐述非线性系统从连续渐变状态走向系统性质的突变,并据此分析了层状围岩突变失稳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发生机理。基于定态曲面方程和分支曲线方程,推导得出系统失...
汪稔,研究员,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专业。现从事珊瑚礁工程地质、泥石流、冻土等的工程特性及灾害防治领域的研究工作。2013年7月与余克服教授一起在广西大学筹建珊瑚礁研究中心,2014年1月起被聘为珊瑚礁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14年10月起被聘任为“广西大学海洋学院高级专家”。自1982年以来,汪稔研究员长期从事海洋土、泥石流、冻土等的工程特性及灾害防治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创造性提出基...
在气体介质三轴高温岩石力学实验仪器上,采用意大利Scaglia Bianca石灰岩,在温度50~300℃、围压150 MPa,含50 MPa孔隙压、无孔隙压含饱和水和完全干燥三种条件下,开展摩擦滑动实验.实验力学数据和显微结构表明,完全干燥样品在120℃时出现慢滑移,实验样品中没有出现溶解与沉淀.无孔隙压含饱和水条件下,100℃、120℃、150℃条件下出现典型的慢滑移,实验样品中含有微弱的溶解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