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理学 >>> 骨骼生理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骨骼生理学相关记录173条 . 查询时间(1.092 秒)
2020年9月20日,健康中国说——2020防骨折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分会在会上正式发布2020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为“强健骨骼,远离骨折”。此次大会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发起并指导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项目2020年重要内容。
2020年8月3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公众智慧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詹思延课题组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宋纯理教授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在《Plos Medicine》发表。文章题为“中国城镇髋部骨折发病率及其趋势:一项全国回顾性队列研究” (Incidence of and trends in hip fracture among adults in urban China: A na...
2020年9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Stem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冯英课题组合作的研究论文“Splicing factor SRSF1 is essential for satellit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ostnatal maturation of neuromuscular junctions in mice”。该研究发现...
2020年7月2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莹、时玉舫课题组题为“Loss of p53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s alteration of bone remodeling through negative regulation of osteoproteger...
2020年6月16日,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甘振继教授实验室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线发表了题为“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MLL4 controls myofiber identity and muscle performance through MEF2 interaction”的研究成果。此项工作揭示了骨...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剑、刘明耀团队在骨骼发育与身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破译影响身高的基因密码。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研究团队揭示了影响人类身高的重要基因——G蛋白偶联受体126(Gpr126/Adgrg6)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寻找到潜在治疗青少年身高矮小的方案,有望解决因该基因突变而引起身材矮小的世界性科学难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吴成铁研究员与常江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3D打印仿哈弗斯骨结构生物陶瓷支架用于多细胞递送和骨组织再生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团队通过模拟骨的多级结构及多细胞组成,采用光固化3D打印技术制备出仿哈弗斯骨结构生物陶瓷支架,并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化骨的修复。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杂志(Sci. Adv. 2...
近期,我校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与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在骨骼发育与身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团队揭示了影响人类身高的重要基因——G蛋白偶联受体126(Gpr126/Adgrg6)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寻找到潜在的治疗青少年身高矮小的治疗方案,有望解决因该基因突变而引起身材矮小的世界性科学难题。研究结果以“Regulation of body length and b...
桂鉴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在足踝方面进行了近20年的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出国留学基金、江苏省135人才工程、江苏省科教兴卫人才工程等的支持,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研究成果论文已经在SCI收录的Arthroscopy(2006)、Knee Surg,Sports Trauma,Arthroscopy (2013)、TissueEngineering (2013)、J ...
重庆医科大学组织学课件 软骨与骨。
重庆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课件第三讲 骨髓及血型、血库。
重庆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课件 软骨与骨。
日本东北大学与东洋纺(Nipponham)公司合作,成功将东北大学开发的骨再生诱导材料OCP/Collagen(Bonarc)用于齿科口腔外科领域的骨缺损修复。从2015年起,该材料已经在包括东北大学在内的9家合作机构中进行了临床试验,又于近日获得制造销售许可,将从2019年秋季开始销售。OCP/Collagen是以骨再生为目标的复合材料,由磷酸八钙和医用胶原蛋白构成。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测试,...
2019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了题为“Maintenance of Nucleolar Homeostasis by CBX4 Alleviates Senescence and Osteoarthritis”的研究论文,发现了维持间充质干细胞“年轻化”的关键因子,有望对衰老的关节细胞进行人工补充或替代。
李鉴轶,男,1974年9月出生,江苏无锡人,博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科临床与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数字医学、3D打印及骨科生物力学研究。李鉴轶,PRP诱导BMSc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修复膝关节运动损伤(B15-0-3-08)...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