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发育生物学相关记录709条 . 查询时间(0.921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潘光锦课题组与赖良学课题组合作在人多能干细胞异种嵌合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利用人干细胞异种嵌合技术,在小鼠实验中获得功能性人源血液细胞。相关成果以Generating Functional Cells Through Enhanced Interspecies Chimerism with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为题于4月1...
围产期胚胎的发育调控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的“黑匣子”问题,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Autophagy》杂志上发表题为“ATG7-mediated autophagy facilitates embryonic stem cell exit from naive pluripotency and marks commitment to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阐述了围着床期胚胎...
作物驯化主要针对某一种植物进行人工选择、改良和提高,以培育更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而物种演化则通过驱动某一个类群或一个系统的形态或性状的动态变化而产生新的物种,解析和利用植物进化发育演化规律则有望创造全新作物。茎尖分生组织干细胞是植物地上部分形态建成和作物产量性状形成的核心,也是逆境胁迫改变作物性状的策源地,但是,人们对于植物如何实现茎尖干细胞发育稳健性及其动态演化规律长期缺乏认识。
引导编辑系统(Prime Editor, PE)是能够在基因组的靶位点处实现任意碱基替换和小片段精准删除、插入的新型基因组编辑工具,是基因组编辑领域的重大变革。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戴建武研究组招聘博士后启事。研究方向: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材料学。
多倍体是物种形成、基因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也是农作物从头驯化的经典策略,但多倍体如何持续存在并取得进化成功尚不清楚。版纳植物园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组韩廷申副研究员与合作者一起,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三种验证多倍体是否取得进化成功的假说(图1),即多样化假说、长存活时间假说和适应性假说。其中多倍体适应性假说,即“多倍体是否可以在扩散过程中持续存在并适应新环境”,可能是唯一能够在...
2022年3月15日凌晨,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以下简称“深理工”)药学院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约翰·罗杰·斯彼克曼(John Roger Speakman)团队联合温州大学赵志军教授团队、聊城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等单位的合作成果发表于《自然—代谢》(DOI:10.1038/s42255-022-00545-5)。该研究成果厘清了代谢率与体...
近日,由医学院2017级临床八年制学生朱欣烨、蒋晨依、施磊、吴望舒和余承瑄组成的RBL/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团队在国际生殖生物学和内分泌学期刊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上发表了题为“Zinc transporter ZIP12maintains zinc homeostasis and protects spermatogonia from ox...
吴华君研究员,研究方向:多组学数据的统计方法开发及其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
近日,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周立兵和曲宜波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Brain(IF=13.501)发表题为“Inactivating Celsr2 promotes motor axon fasciculation and regeneration in mouse and human”研究论文。本研究首次报道神经发育相关基因Celsr2调控脊髓运动神经元轴突再生,其作用在小鼠和人神经组织中具...
金志刚,男,江苏苏州人,博士,“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08年至2017年期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从事博士后和研究助理工作,2017年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目前在PLoS Genetics、Development和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国际权威学术刊...
浙江大学生物演化研究中心张国捷实验组招聘博士后(常年招聘,数名)。张国捷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比较基因组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重点关注宏观尺度的物种分化机制及生物功能性状的演化和发育机制。实验室主要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手段,对关键演化节点物种的基因组特征及生理生态行为特征开展比较分析,阐述相关性状演化和发育的调控机制,探讨宏观尺度物种分化的基本规律。
骨骼肌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人体重的40%),不但是人类精彩生命运动的基础,还是机体至关重要的能量代谢器官,更是健康体魄的根本保证。骨骼肌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骨骼肌含量随着运动负荷、衰老与疾病状态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肌肉废用如不运动、疾病或衰老可引发肌肉萎缩,导致肌肉进一步衰减恶性循环,从而降低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风险。肌肉衰减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健康医学问题。
CpG岛(CGI)通常与管家基因相关。BANP是一种DNA甲基化敏感的CGI结合蛋白,是其激活所必需的。CGI也与二价基因有关,CGI相关的二价基因是否以及如何受到序列特异性识别的调节,不是很清楚。
2022年2月2日,《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第42卷第5期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空间序列的工作记忆: 对于顺序和关系结构编码的发育和演化因素》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立平研究组完成。该研究通过行为学分析和建模发现,成人、儿童和猕猴完成相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