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分子生物学相关记录208条 . 查询时间(3.41 秒)
为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与合作,切实提高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水平,由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和西南大学共同举办的2023年海峡两岸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与教学论坛于2023年10月23至24日在重庆北碚召开。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全国学术会议于2023年10月19-22日在合肥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上海市王应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生物化学新时代”。
2023年10月20日至22日,分子生物学和进化协会(SMBE)区域性进化遗传学会议在上海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复旦大学等联合主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许超教授、张凯铭教授与以色列巴伊兰大学Itay Koren教授合作,揭示了CRL2APPBP2E3泛素连接酶识别底物羧基端降解信号(C-degron)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以“Molecular basis for C-degron recognition by CRL2APPBP2ubiquitin ligase”为题于10月16日在线发表在《PNAS》杂志上。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刘一凡课题组与合作者成功开发新型荧光编码超宽动态范围数字PCR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23年8月18日,“泛环渤海地区、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联盟理事长、秘书长联席会议”在烟台蓬莱召开。会议由轮值主席、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刘思金教授主持。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朱希强、王广策、王禄山、王绪敏、高峥与二个区域省市学会的理事长、秘书长出席了会议。
吴宪教授是一位卓越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是我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创始人,在临床生物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的变性、营养学、免疫化学和氨基酸代谢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于1920年创建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并长期担任系主任。吴瑞教授(吴宪教授的长子)是国际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遗传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81年创建的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全国学术会议将于2023年10月19-22日在合肥召开。欢迎您参加这场科技工作者的聚会。会期临近,请各位参会代表详细了解会议通知内容,关注大会网站以获得最新消息http://www.csbmb.org.cn/2023/。
2023年9月14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石建涛组完成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 该研究开发了新方法,即利用医学病理学中常用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样本,构建DNA甲基化信息图谱,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准确预测转移性癌症的原发部位。
根器官的出现,是植物登陆后适应陆生环境的重要进化事件。维管植物的祖先登陆时只有茎秆而没有根。维管植物朝着多个方向进化,其中有两个植物世系保留存活至今,即石松植物世系(lycophytes)和真叶植物世系(euphyllophytes)。化石证据显示,根器官的起源是这两个植物世系独立发生的事件:在泥盆纪早期的化石中可观察到石松植物出现了根,而此时的真叶植物没有根器官;直到在泥盆纪中期的化石中才发现真...
吴宪教授是一位卓越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是我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创始人,在临床生物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的变性、营养学、免疫化学和氨基酸代谢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于1920年创建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并长期担任系主任。吴瑞教授(吴宪教授的长子)是国际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遗传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81年创建的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
第27届国际计算分子生物学大会(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RECOMB 2023)于2023年4月16日到2023年4月19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RECOMB作为国际计算生物学领域的顶级会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参与。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施建宇教授团队的博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研究组等在《细胞衰老》(Aging Cell)上,在线发表了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植物化学小分子Rutin,通过作用于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信号通路,特异性靶向干扰ATM与HIF1α、ATM与TRAF6之间的协同互作,从而使得衰老细胞失去SASP这一经典特征。
您好!由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主办,由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免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承办的本次会议将于2023年9月22日至24日在郑州召开,欢迎相关领域专家、科技工作者继续赐稿、报名参加会议。
在共生体系中,微生物为其宿主提供额外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微生物和宿主的发育一致性和生态位重叠是新的共生关系建立的前提。入侵物种通常具备迅速与本地物种建立新共生关系的能力,以减轻入侵初期小种群瓶颈效应。松材线虫自入侵中国后,迅速与本地蓝变菌(Sporothrix sp.1)建立了新的共生关系。Sporothrix sp.1提高了松材线虫的繁殖能力,促进其在新生境中的成功定殖。同时,松材线虫可促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