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 地球科学史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地球科学史相关记录147条 . 查询时间(2.566 秒)
Abstract较为详尽分析了地球系统科学的由来与发展、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明了我国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从而提出8个战略重点:区域气候环境系统变化与适应;水系统、水循环与水安全;生态系统与全球碳循环;人类活动与地球表层系统;地球内部动力学与地球系统演化;地球灾变事件与生命过程;地球观测系统与地球系统模拟以及耦合过程动力学、响应动力学、适应和预测理论。
Abstract近十几年来,地球系统模式领域活跃着一类新兴的模式——中等复杂程度的地球系统模式(EMICs),EMICs以其对计算能力的较低要求和对地球系统的较为完备的描述,使其应用几乎覆盖了简单模式和大气环流模式(CGCMs)的所有研究领域,特别在长期气候变化的模拟方面展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使得在长期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研究近代气候变化更具现实意义。EMICs已经成为模拟地球系统的有力工具,为目...
Abstract区域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国际上南部非洲、南亚、东亚、东南亚4个地区及若干重大区域研究项目如 LBA、AMMA、MAIRS及ProMed等典型案例研究表明:区域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基础,区域的实验、模拟、分析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有效方法。区域研究应关注:陆地表面过程、海岸带的陆—海相互作用过程、区域气候变化过程等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作用;区域边缘现象、阈值与突变问题;...
地球暖化促进植物迁移与入侵           2007/8/24
在当今快速的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快速而急剧的地球暖化情况下,现有植物及其系统被迫:1)重新适应这种变化了及仍在变化着的环境条件;2)往高海拔及极地方向迁移寻找合适的生存环境;或者3)因其迁移的速度赶不上气候变化的速度而消亡。同时,气温升高和降水模式(包括降水量及其分配)的变化,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干扰型式(包括干扰种类、强度及延续时间)的变化,一方面将使现有植物及其生态系统对外...
20年来,人们一直把保护的目更多地集中在“生物多样性”的保存上,强调物种丧失所可能造成的损失。所提出的解决办法,也一直是建立公园和保护区,以保护那些“热点地区”,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程度非常高的热带地区。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常常还包括建立保护区之间的联系,以允许生物在保护区之间移动。这种方法已经得以法规化,例如《美国濒危物种法案(Endangered Species Act...
地球物理学家合力推动数据共享           2007/8/22
本报讯 四年一度的国际测地学和地球物理学年会将于7月初在意大利佩鲁贾市举行,本次会议有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将地球科学数据放上网络,让全世界的研究人员和教育者都能自由共享。这是地球科学家们提高地球物理数据的网络可获取性的几项努力之一。 据《自然》杂志在线报道,该项目名为“电子地球物理年”,它由多个领域的科学家和机构共同组织和推动,旨在创建一个更容易查找和使用地球物理学数据的虚拟观察站。“电子地球物...
本报北京1月22日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院士题为《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的演讲结束在一张美丽蝴蝶的幻灯片上,这不由让参加“地球系统过程与人类活动”联合学术大会的专家们联想到了那个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陈宜瑜说,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也经历着地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据估计,目前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率是人类活动之前的100到1000倍。按照中等范围的全球气候变暖情形,到2050年,...
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南极臭氧损耗程度远远超过了北极。报告说,根据极地观测站和气球装载的测量装置40多年的观察数据,南极臭氧空洞中心地区大量存在局部性臭氧耗竭。这种情况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此后逐渐恶化。上世纪80年代后,南极局部性臭氧耗竭率在某些高度超过90%,冬季甚至高达99%。在采集的部分大气样本中,几乎完全没有臭氧。相比之下...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李斌、杨文婷)中国科学家在内蒙古宁城地区发现了地球上迄今最早的会飞的哺乳动物——远古翔兽。这一发现,将地球上哺乳动物会飞的历史提前了至少7千万年——从北美洲约5100万年前的蝙蝠化石提前到距今至少1.25亿年前。 伦敦时间13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个研究小组的这一发现。 专家指出...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紧迫           2007/8/21
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2.92万处,威胁人口3500多万、财产超万亿元,以及一些国家级重大工程、城镇和村庄的安全,并呈更加频发态势,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紧迫。今天,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在纪念第17个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上,讨论给国务院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汇报材料时,这样说道。据调查统计,我国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与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达600多...
研究显示地球板块运动方式4千万年保持未变
中国科学家揭开地球极光之谜           2007/8/21
借助4颗卫星的观测数据,中国科学家最近揭示了璀璨绚丽的极光来源之谜,首次确定了极光主要是由地球磁层亚暴活动产生的高速粒子流与大气原子冲撞而产生的。中国空间学家曹晋滨等人关于地球极光研究的重要突破近日被刊登在欧洲航天局的网站首页。根据最新的研究,中国科学院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晋滨指出了科普宣传中的误区,即人类肉眼可见的极光是由太阳风与大气原子碰撞产生的。曹晋滨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挪威的“种子银行”计划和英国的“冷冻方舟”计划都提出了以防地球生物遭遇灭绝式灾难的保存生命种子的方法,但美国“拯救文明联盟”组织日前却提出一个终极设想———到月球上建立专门的“月球方舟”,储存地球物种的DNA样本和人类文明知识,以防万一地球遭遇全球性的毁灭性灾难,那么储存在月球上的生物DNA样本仍然可以用来重新创造人类和万物。 【假设】 地球遭遇毁灭性灾难 为...
11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研究员承担完成的中国科学院创新重大项目“中国近海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通过了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并主持的成果鉴定。 专家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报告及查新报告,通过质询、答疑,认为该课题选题新颖,技术路线先进,资料翔实,结论可靠。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上有诸多突破,有...
“CNC-IGBP、CNC-WCRP、CNC-IHDP、CNC-DIVERSITAS、WDC-CHINA 2006年联合学术大会”于2007年1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4个著名国际研究计划的中国委员会和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共同倡议召开了此次会议。本次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