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工学 水系相关记录172条 . 查询时间(0.097 秒)
近日,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公布了2019-2020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获奖名单,中国一冶承建的肇庆新区起步区砚阳调洪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榜上有名,这是中国一冶承建项目首次获得“大禹奖”。
为加快推进福州市城区水系自动化一期项目的实施,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于2021年12月4日在福州市组织召开了福州市城区水系自动化一期项目推进协调会。参加会议的有建设单位福州市联排联调中心、福州市勘察院的代表,及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邵军副所长、原总工程师丁强等代表。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具备低成本、高安全性、无毒环保等优点备受关注,具有高比容量和工作电压的新型正极材料则是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碲化铋正是这样一种新兴材料。本工作采用一步水热法剥离碲化铋(Bi2Te3)粉末获得稳定的碲化铋纳米结构材料,并首次探索将其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中。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均表明合成的碲化铋具有纳米片形貌,厚度仅为3~5nm。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
由水合四氟硼酸锌盐和乙二醇溶剂组成的新型电解液中,乙二醇本身的高沸点以及电解液中组分间的强相互作用,使得该电解液不易挥发和结冰,可以同时耐受酷暑和严寒,大大拓宽了锌电池的应用范围。
2020 年 9 月,中国宣布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历史峰值)、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这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中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二次电池,作为碳中和的“龙脉”,支撑着两大万亿赛道的主枝干——左擎“热、电、氢”等清洁能源,右牵动力电池与新能源车。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采用水作为溶剂,具有成本低、运行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水系锌离子电池采用金属锌作为负极材料,具有绿色环保、安全等优势,有望用于大规模储能。锌金属的储量比锂更加丰富,也更容易开采与提纯。同时,锌具有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0.76VvsSHE)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820mAh·g-1)和体积容量密度(5854mAh·cm-3)。由于充放电过程中存在锌枝晶和不可逆副产物(如H2、ZnO、Zn4(OH)6SO4)等问题,造成锌负极的库仑效率较低,严重缩短了电...
近年来,水系二次电池因为安全、绿色和低成本受到研究人员广泛关注,但受限于水系电解液电化学窗口窄,水系二次电池存在输出电压低,能量密度低,自放电高以及循环寿命差等问题,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了实现宽电位水系电解液,超高盐浓度Water-in-salt电解液被提出,通过提高盐浓度实现溶剂-离子相互作用调制降低水的电化学活性和实现SEI离子导体钝化膜,成功将水系电解液电化学窗口拓宽至3V及以上(S...
近年来,随着对高性能电池需求的加大,锂空气电池因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成为了研究热点。虽然锂空气电池的发展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离实际应用差距甚远,仍有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其中,氧电极反应动力学速度缓慢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了促进锂空气电池的发展和应用,国际学术界对改善氧电极动力学速度的催化剂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锂空气电池氧电极催化材料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
采用水溶液为电解质的超级电容器具有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的优点,在轨道交通、备用电源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是,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中容易凝固为冰,导致离子电导率骤降,使得超级电容器在低温下不能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策略是通过添加防冻剂或使用高浓度电解质来防止水溶液电解质凝固。然而,这两种策略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降低离子电导率和安全性、污染环境以及增加成本。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维材料与化学储能课题组研究人员通过熔融盐法制备了具有片层状结构的水钠锰矿纳米片,将其应用于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研究发现,这种水钠锰矿特有的层间钠离子和层间水可以促进锌离子的扩散;通过对电极反应过程储能机制的分析发现,使用含有硫酸钠添加剂的混合硫酸锌水系电解液,在电极循环过程中,钠离子可以在负极形成静电保护层,缓解了锌枝晶的形成。同时,在正极表面会形成副产物,减少...
近日,西湖大学理学院王盼课题组及其合作团队发展了新型仿生设计水溶性吩嗪类化合物,赋予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体系优异的稳定性(即极低的电池容量衰减)。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高稳定性水系有机分子结构骨架设计策略,为进一步设计构建高性能水系液流电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这一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水系锌离子电池是未来高安全的储能和车用动力电池。微酸性水系以MnO2为正极的锌二次电池(Zn-MnO2)有着良好的安全性、较高的元素丰度和不错的环境相容性,使其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下一代电池的候选之一,但由于其电池内部反应的复杂性,其储能机制在当今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论。近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潘锋教授团队通过合成一种Ni掺杂的α-MnO2,运用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相结合,发现调控结构可...
水系锌离子电池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储能设备,在比容量、天然丰度、环境友好等方面极具优势,被视为当前最有前景的低成本、高安全的储能系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锂金属负极类似,锌枝晶的形成和生长可能会导致循环寿命短、库伦效率低、电池内部短路等严重问题,严重限制了锌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
水系锌离子电池由于其低成本和高安全性,被认为是大型储能等领域的重要备选二次电池体系。当前,锌离子电池中的锌负极仍然受到低库伦效率等问题影响,制约了自身的实际使用。本次研究工作受到传统电镀行业络合剂的启发,利用乙腈作为络合剂改变锌离子的溶剂化结构,从而实现电极电镀动力学的调控。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所(筹)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陆子恒助理研究员与香港理工大学张标助理教授协作,对有机配位小分子对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电化学电镀过程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实现了高效稳定的锌负极电镀过程。该成果Tailoring Desolvation Kinetics Enables Stable Zinc Metal Anodes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