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流体力学 >>> 空气动力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空气动力学相关记录775条 . 查询时间(0.921 秒)
姓名:王春,性别:男,职称:研究员,研究领域:定常和非定常气体动力学,超声速燃烧和爆轰,激波管和激波风洞实验技术。
姓名: 崔凯性别: 男职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历: 博士电话: 86-010-82544008传真: 86-010-82544008电子邮件: kcui@imech.ac.cn,研究领域: 高超声速飞行器新概念构型设计;飞行器构型优化;多目标/多学科优化方法和软件;飞行器气动外形反设计;复杂外形参数化方法。
2022年3月11日下午,应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存标教授邀请,清华大学任玉新教授在北京大学工学院1号楼210会议室作了题为“有限体积方法的等效微分方程及ILES的理论框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实验室韦小丁副主任主持。
许建林,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列车空气动力学。发表论文23篇,其中EI检索6篇,ISTP检索1篇;获奖3项,其中甘肃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件;参编专著1部。
梅元贵,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轨道交通空气动力学及应用。学术兼职:《铁道学报》、《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编委;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城轨车辆学组委员;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所获荣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所获科技奖励:2002年:“高速铁路隧道压力波数值计算方法与应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2014年...
涡动相关(EC)法是目前唯一能直接测量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技术,广泛用于监测近地面层中CO2等温室气体通量。在EC系统中(如:CPEC310,美国坎贝尔公司),边界层的高频气温(T)(如10Hz)主要用于计算干空气密度及其相关协变项,并进一步计算碳水通量。空气中的高频气温可用细丝热电偶测量,但该热电偶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不耐用,而且容易被太阳辐射污染,影响测量准确度,一直是通量领...
王靖宇,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汽车空气动力学。获得的科技奖励: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汽车尾流结构及其数值计算,2002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汽车尾流结构及其数值计算,200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2012年。
胡兴军,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车辆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吉林大学汽车风洞实验室主任,车身工程系副主任,日本大阪大学客座研究员。研究方向汽车空气动力学,一直从事车辆产品开发相关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与性能优化方面的试验与模拟研究,包括汽车整车、零部件的气动设计与性能优化,即汽车整车气动性能、发动机冷却性能、空调管道流动及人体热舒适性等的评价与优化等。参加了国内首座汽车风洞的建设,负责完成国家自...
张英朝,工学博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汽车空气动力学专家,吉林大学教育推进伙伴计划(PACE)中心主任,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成员,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香江学者。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70多篇,其中SCI/EI等三大检索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0多项;参加国家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负责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编著有《...
第三届全国气动噪声及控制技术学术会议定于2021年8月10-12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旨在交流气动声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中面临的气动噪声问题,研讨气动声学新的发展方向,推进气动声学的理论研究、试验技术及气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推动气动声学在航空、航天、车辆等领域的工程应用,加强气动声学研究领域人员学术交流,促进气动声学学科的创新发展。
2021年4月11-14日,第五届全国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在江苏扬州召开。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的17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空气弹性力学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杨国伟研究员担任大会主席。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毅波副总经理致欢迎词,...
第五届“全国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定于2021年4月11~14日在江苏扬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此次会议将集国内从事和关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于一堂,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共同促进专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力学大会-2021将于2021年8月1-4日在四川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成都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主办与承办。大会将设立主会场、分会场、专题研讨会。主会场约请海内外著名力学专家作力学学科前沿、综述、展望等方面的大会邀请报告;分会场由相关专业委员会约请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专家作分会场邀请报告;专...
全国气动噪声及控制技术学术会议旨在交流气动声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中面临的气动噪声问题,研讨气动声学新的发展方向,推进气动声学的理论研究、试验技术及气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推动气动声学在航空、航天、车辆等领域的工程应用,加强气动声学研究领域人员学术交流,促进气动声学学科的创新发展。
近代实验空气动力学会议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低跨超声速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低跨超领域的大型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交流低跨超声速空气动力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讨新的发展方向,以推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的相互融合,促进实验空气动力学在工程、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与会单位和人员交流经验、沟通信息,促进空气动力学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