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物理力学 >>> 原子与分子动力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原子与分子动力学相关记录156条 . 查询时间(0.459 秒)
孙小艳,女,1983年8月生,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临沂大学特聘教授,研究方向:量子输运,分子动力学,原子核反应理论及实验。主讲《电子设计自动化》、《微电子系统设计导论》、《电子CAD》、《电子材料与器件》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项。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双体分布函数(PDF)、最大标准团簇(LSC)、拓扑密堆团簇(TCPLSC)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微观结构表征方法,研究了1012K/s冷速下六种不同组分的Fe70Cu(30-x)Nix(x=0、5、10、15、20、30)金属玻璃中的偏PDF特征以及Ni含量对TCPLSC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CuNi金属玻璃中的ICOLSCs不是PDF第二峰分裂的主要结构起源,而TCP...
王华阳,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目前研究领域:分子反应动力学;分子模拟。近年来在《化学进展》、《Chem. Phys. Lett.》、《化学物理学报》等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
刘文旺,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目前研究领域:分子反应动力学。近年来在《中国物理快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张志红,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理论计算研究。代表性成果:1.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Study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 Ca+CH3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ES 24 (2), 223-225 (2008)。2. 基态钙原子与二氯甲烷反应的动力学研...
王锋,男,理学博士(后),教授,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教学部主任。重庆市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导师。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一项,重庆交通大学创新团队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四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15篇。主要研究方向:①.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发与应用;②.金属薄膜生长与高温条...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精密测量院郑安民研究员团队在沸石分子筛的活性位点分布特性的原位环境理论预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沸石分子筛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分子筛的催化反应特性与活性位的分布密切相关,调控活性位在分子筛不同骨架结构上的分布会极大地影响分子筛的催化反应活性和产物的选择性,进而控制催化反应性能。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实验手段,一直无法精确定向地...
邱亦睿,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3年5月出生,台湾花莲县人,厦门理工学院教授,台湾科技大学机械博士,台湾大学机械及土木博士后。2018年度福建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2017年度厦门市台湾特聘专家。厦门市“海纳百川”人才计划, 第三批金鹭英才。2013年度浙江省钱江人才。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台湾科技大学校友会, 东南区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奖励2018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获奖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奖获奖人员的决定》(新政发〔2019〕26号),我区共授予5人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144项科技成果2018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我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方创琳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我校申报的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李科赞,男,1982年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7月至今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任教,一直从事复杂网络动力学的相关研究工作。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完成1项),参与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完成3项),主持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完成1项),主持1项广西重点实验室项目。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15篇,4篇为一区论文。获得2012年度广西自然...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张庆印:天津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从事平衡分子动力学和非平衡分子动力学研究,主要研究体系有: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氧离子迁移电导率的研究;流体在受限孔道传递性质研究、电解质溶液性能结构研究以及膜分离过程机制研究。
侯怀宇,男,1974年出生,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近年来一直从事分子动力学等计算机模拟方面的工作。目前在南京理工大学进行晶态和非晶态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相变、高温熔体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曾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温下岩浆熔体键合结构及其粘度的实时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AF联合基金“强流电子束作用下超微结构钽钨靶抗损毁机理研究”等。
2017年7月13日,应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北德克萨斯州大学夏振海教授来北理工进行学术访问,于下午3:00在5号教学楼108会议室作题为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s of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lxCrCoFeNi High-Entropy Alloy 的报告。材料学院5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