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
搜索结果: 121-128 共查到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相关记录128条 . 查询时间(2.115 秒)
关小军,湖南湘阴人,男,1952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科研方向:塑性成形过程的动态仿真和组织模拟,新型汽车用薄钢板的系列产品及其深加工技术开发,轧制和锻压生产的新工艺研究,材料塑性变形过程的组织控制技术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先后完成了国家和企业科研项目20项。 在研项目6项、累计经费40余万元。 发表论文90篇(其中20篇被 Ei 收录);出版专著2部。
李中友,教授,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材料加工设备与自动化。近期研究内容:现代焊接电源及焊接过程控制,逆变式弧焊机,软开关焊接电源,焊接以及焊接电源自动控制系统等。主要论著及文章有焊接设计简明手册、空气等离子切割机的原理与设计、弧焊逆变器快速控制系统等。
阳林,男,博士,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板材液压成形、材料加工计算机控制、模具CAD/CAM/CAE。近年来先后主持"复杂薄板件液压成形新工艺及新装备"、"机电系统智控技术新理论应用研究"等课题4项,参加"数控回转头压力机的开发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重载高效精密螺旋传动技术的研究"等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教材1本;申报国家专利6项。
郭斌,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①冲压加工新工艺,包括充液拉深成形工艺及设备、板材粘塑性压力成形(VPF Viscous Pressure Forming)技术、磁脉冲成形技术及设备的研究;②塑性加工智能化技术,包括: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塑性加工的工艺模拟及组织性能预报、冲裁加工中振动与噪声的诊断与预报的研究。近期开展新材料,包括磁性材料、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及MEMS领域的微成形技术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由先进成型技术学会(香港)主办、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2006年第三届两岸三地先进成型技术与材料加工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1日至24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部门共计40多个单位的1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另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的学术界同仁等应邀参加了会议。
刘全坤,1945年10月生,江苏生江阴市韧。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具CAD/CAM、模具强度设计。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机械部教育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实验力学、塑料工程学报、锻压机械、锻压技术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1...
张建勋,1958年4月出生于陕西韩城,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焊接工程师,中国致公党党员。长期从事工程断裂力学、加工过程数值模拟、材料接合CAD/CAM及专家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加工过程数值模拟与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专家系统;先进材料接合机理与行为。获得各种科研奖8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委科技进步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专利2项。撰写学术论文100余篇。被...
陈立功,男,1946年生,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焊接专业毕业,材料加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焊接研究所质量保证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1焊接结构:焊接残余应力控制与测量,特别在振动时效、振动调制焊接及多种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及其系统设计方面;:2材料加工中的测量与评估;3非电量电测量技术与生产线测量系统。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技术进步三等奖、上海科技成果三等奖、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