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金属材料 >>> 金属材料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金属材料其他学科相关记录527条 . 查询时间(1.869 秒)
金属/陶瓷体系的润湿性研究在金属与陶瓷的连接、金属液的熔炼和提纯、浸渗法和液相法制备复合材料等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金属熔体在陶瓷表面的润湿过程中,会出现基板在熔体中溶解、界面吸附和互相反应等,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物理化学现象。有关金属/陶瓷润湿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一直是国际上材料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部署,大力推进钢渣环保处理及尾渣资源综合利用重要工作,促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经研究决定于2019年9月4-6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钢渣环保处理及尾渣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大力推动钢渣环保处理与综合利用新技术,促进钢铁企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会议由中国...
李绛,男,博士,副教授。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进入成都理工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化学计算应用。
连利仙,教授。1999年获重庆大学焊接工艺与设备学士学位;2002年获重庆大学材料加工硕士学位; 2005年获四川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2005.7~2007.6,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经历:2016.07 ~至今,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7.07 ~2016.06,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目前主要从事金属功能材料、纳米多孔金属...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康建立,教授,博导,天津市“千人计划”专家。200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7-2009年,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访问学者(联合培养),2010-2013年,日本东北大学助手研究员。2014年入选天津市‘千人计划’。主要从事先进功能材料和金属膜材料的研究工作。近几年在三维纳米多孔金属基复合材料、多孔碳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主持天津市新材料科技重大专项、...
要玉宏,副教授,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他主要研究方向为极端环境下高温结构材料的性能研究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科研院所等纵横向科研项目二十项。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被SCI、EI收录十余篇。
上官晓峰,教授,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他的研究方向:金属材料热处理。学术论文:1.微型杯突试验法在超高强度铝合金中的应用。2.应力比对铸造TC4钛合金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3.A356.0断裂机理研究。4.铸造铝合金A356.0晶间腐蚀性能研究。5.铸造铝合金A356平面断裂韧度k1c的研究。6.铸造Ti-6Al-4V合金疲劳性能研究。7.铸造铝合金A356.0抗应力腐蚀性能...
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北京市组织召开了由北京科技大学、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完成的“赤泥等多固废协同利用理论及其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李龙土教授为主任,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隋同波教授级高工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栋民教授为副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价。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对我国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
A new study in the journal Nature shows how metals can be patterned at the nanoscale to be more resistant to fatigue, the slow accumulation of internal damage from repetitive strain.The research focus...
邹忠利,男,1980年,山东威海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同年进入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至今。主要从事金属表面处理领域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金属表面腐蚀电化学、金属电镀、化学镀工艺及理论研究。主持完成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省部共建“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实验室项目1项;北方民族大学校级项目2项。
江汉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自命题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大纲。
2017年8月,中国地质大学材化学院田熙科教授团队有关“氨基化玉米苞叶用于Cr(VI)的回收与利用”的研究成果发表在重要国际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