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金属材料 >>> 金属材料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金属材料其他学科相关记录527条 . 查询时间(0.442 秒)
利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 CA)方法, 建立了模拟枝晶和显微气孔的二维数值模型.该模型基于凝固过程中显微气孔的形成机理,考虑了枝晶和气孔的形核与生长、溶质和H的再分配与扩散、界面曲率效应等因素.模拟结果可描述气孔与枝晶组织的耦合竞争生长、以及溶质和H的微观偏析.应用该模型对Al-7%Si(质量分数)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显微气孔的形成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初始H含量和冷却速...
王强,男,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铝、镁等轻金属材料精密成形与改性技术、塑性成形数值模拟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获“中北大学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北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刘斌,材料加工工程系主任。主持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省部级、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教学成果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著作编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现主要研究领域为:快速成型技术、金属材料改性技术、金属-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等。
张宝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山西省青年科研专家,太原市科技启明星,中北大学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床与生产技术研究所访问学者。
杨晶,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7月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及液态成型工艺技术。教学工作:主讲过的研究生课程《金属凝固理论》、《电磁泵技术》及《特种铸造技术》三门,本科生课程五门,年均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6人。
侯华,男,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他的研究领域:(1)金属液态成型过程宏微观数值模拟技术研究;(2)铝镁合金熔炼和挤压铸造技术研究;(3)球墨铸铁件消失模铸造技术研究;(4)离心铸造关键技术研究。他的获奖情况:(1)2008年获“山西省青年科技奖”并获得“青年科研专家”称号;(2)2007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3)2004-2006年度“中北大学青年先进科技工作...
材料的强韧化一直是传统金属材料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一般地,由于存在金属键,纯金属强度低、塑性好。而金属间化合物、准晶和金属玻璃等则强度高、脆性大、塑性变形能力差,但造成这一共性现象的原因迄今不明。金属材料可以通过传统的强化方式(如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固溶、沉淀和弥散强化等)和新的强化方式(如纳米孪晶、梯度纳米等)变得更强。这些方式的本质均是控制位错、点缺陷或(晶)界面等来实现材料的机械属性的强韧匹...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由无机金属中心与有机官能团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相互联接,共同构筑的具有规整孔道结构的新型多孔晶体材料,在气体吸附和储存、分离、催化、光电、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汞是一种可在地表与大气间双向交换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其大气来源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然源排放占全球向大气释放总量的2/3,由于受当前测量方法的限制,不同学者的估算结果差异极大。地-气间汞交换通量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动力学通量箱法,微气象学法,激光法等。由于测量简便、可应用于不同类型地表,动力学通量箱法被学界广泛采用,也是当前估算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然而,传统动力学通量箱方法由于隔...
[本站讯]2012年6月14至17日,第十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材料加工国际会议在山东大学举行。山东大学副校长张永兵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山东大学艾兴教授出席开幕式。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孙立贤研究员应邀为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杂志撰写了题为Mesoporous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该文详细介绍了中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合成、研究进展及其在气体储存、催化、传感、VOC吸附和药物释放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刘钢,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液压成形(内高压成形、板材液压成形、壳体液压成形);2.轻合金热成形(镁、铝、钛合金热介质内压成形和挤压成形)。
以硫脲为硫源、硼酸为缓冲剂、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及糖精和1, 4--丁炔二醇为添加剂的酸性镀液中电沉积了Fe--Ni--S非晶合金薄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该合金的晶化行为和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 镀态Fe--Ni--S合金呈非晶态结构, 250℃热处理出现了Fe7Ni3(Im3m)微晶, 320.4℃开始晶化出现NiS(R3m)相和FeNi3...
赵明纯,男,汉,1974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升华学者。1992年9月~1996年6月在中南大学材料系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96年7月~1998年8月,在长沙矿山研究院从事钻具材料热处理的科研与生产工作;1998年9月~2004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硕博连读并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4月~2006年6月在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06年7月~2008年1...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权专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