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放射性计量学 核仪器、仪表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粒子加速器 裂变堆工程技术 核聚变工程技术 核动力工程技术 同位素技术 核爆炸工程 核安全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 辐射防护技术 核设施退役技术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核科学技术相关记录313条 . 查询时间(2.227 秒)
董哲,导航、制导与控制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核电厂控制与运行技术、先进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统计信号估计与检测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50篇,登记软件著作权11项。
2022年3月17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在国际化学领域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之一《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关于嫦娥五号月壤中子活化分析研究的文章。文章指出,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与地球样品以及美国阿波罗月球样品中的元素存在很大差异。嫦娥五号样品中多种元素存在明显关联规律。此次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研究成果对于加深人类对月球演化的认识,以及我国后续对月球探测与资源开发和利用具...
祝曹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先进磁约束聚变装置仿星器相关的研究,致力于从位型优化、三维线圈设计、三维磁流体平衡计算、永磁体优化设计等方向来改进未来仿星器的设计;同时也利用仿星器领域的理论和工具研究托卡马克等轴对称装置上的三维物理。截至2022年3月,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6次,荣获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IOP出版集...
根据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中的相关要求,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现将《新增科研用低能粒子加速器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公示,公示内容为报告表全本,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王磊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核辐射测量与核电子学、放射性内污染检测仪器开发、测控技术与仪器开发。王磊,男,1981年9月生于四川省达州市,博士,副教授。2004年7月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7年7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2013年7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及应用。2017年01月-2017年12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持了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
近期,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0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我校马余刚院士、马国亮研究员、黄旭光教授入选,显示了我校近年来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的良好发展势头。
据美国《科学》期刊1月13日报道,全球首个商业规模的小型核电站上个月并网,中国成为小堆开发先锋。这座小型核电站,就是由清华大学牵头研发,在山东荣成石岛湾建设的世界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
2022年1月16日至17日,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大学昌平新校区成功举办。实验室骨干人员共50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会。
近日,国家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以下简称“核聚变中心”)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核西物院”)在蓉召开2022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采购包工作会。核聚变中心主任罗德隆,核西物院党委书记张必祥,院长刘叶,副院长刘仲华出席会议。副院长童洪辉主持会议。会议回顾了核西物院2021年ITER采购包管理工作及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绩,重点就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挑战、...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判粒子(质子、重离子、BNCT)治疗技术与装备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更好地为国家有关部门规划配置粒子治疗装备决策提供依据,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联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共同组织开展中国粒子治疗技术发展与装备配置建议调研工作。
刘星泉,1987年01月生,博士,特聘研究员。2010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学院;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入选“2016年度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5-2019年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核反应组工作,2017年聘为副研究员。2012-2013年和2017-2018年分别赴美国德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和德国...
吴章文,男,1970年6月生,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专业,2008年在四川大学获核技术及应用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起在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从事辐射物理、医学物理、医学图像等方向的理论研究和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应用开发工作。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凤凰2000高精度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加速器射线束治疗癌症中若干重要物理问题研究”和...
邹宇,男,1980年11月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3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2009年在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获核技术及应用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赴享有亚洲麻省理工美誉的韩国Inha大学从事光学薄膜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